藕農用上DeepSeek,年節省人工成本30餘萬元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翀 通訊員 姜勝來 實習生 汪頎偉

洪湖市萬全鎮百畝蓮藕種植基地負責人劉小華打開手機端AI管理系統,實時溫度、土壤溼度、日照率等參數躍然屏上。

據湖北省科技廳消息,今年以來,洪湖市供電公司與劉小華簽訂合作協議,在基地安裝了水位監測、水溫監測、水質監測等傳感設備。通過這套自主研發的農業物聯網系統,每塊藕田的“健康狀況”一目瞭然,後臺管理員們掌握藕塘實時信息後,將這些信息導入DeepSeek,通過AI平臺指導藕農的實際種植。

“過去靠天吃飯,現在靠‘雲’種田。”劉小華指着田間智能設備介紹,AI大模型能綜合氣象、土壤、品種等12類數據生成種植方案。水位傳感器實時監測水深,當數值低於25釐米時自動啓動灌溉,確保蓮藕生長始終處於理想環境。

“洪湖供電公司以智提質,實現服務與效能雙提升,讓服務從窗口裡走到指尖上,爲智慧農業裝上國網智慧大腦!”洪湖供電公司總經理吳慶說。

爲了保證田裡所有設備穩定運行,該公司爲種植基地架設8000米專線,增設2臺變壓器容量400千伏安,改造升級供電設施7處,實現灌溉設備全時在線,給智慧農業插上“電力翅膀”。“電通則水通,水通則藕旺。”該公司副總工程師翟兆濤介紹,通過在抽水設備加裝智能傳感器,實現水位自動調控,每年可節省人工成本30餘萬元。

智慧農業帶來的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依託區塊鏈溯源系統,洪湖蓮藕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視化。電商平臺數據顯示,帶有溯源碼的洪湖藕帶、蓮汁飲品等產品線上銷量同比增長47%,成爲全國生鮮爆款。“青泥巴”牌蓮藕因標準化種植、智能化分揀,市場均價提升23%。

目前,洪湖市蓮藕年產量穩定在30萬噸,佔全國產銷量的10%。洪湖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將以智慧農業爲抓手,打造百億級水生蔬菜產業集羣,讓傳統“荷塘經濟”在科技賦能下綻放新活力。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