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向美提議工業產品「互相降至零關稅」 已準備好3招反制措施

▲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歐洲商品加徵高額關稅,歐盟貿易部長們7日在盧森堡召開會議,明確表態將以談判作爲首選應對手段,同時準備反制措施。歐盟貿易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提出與美國互免工業產品關稅的「零對零」(zero-for-zero)協議構想,但強調若無具體進展,歐盟將於15日開始對美國鋼鋁產品實施第一波反制關稅。

本次會議由輪值主席國波蘭主持,會後波蘭經濟部長巴拉諾斯基(Michal Baranowski)指出,27國成員一致認爲協商是優先選項,塞夫柯維奇則表示,歐盟雖願與美方進行開放式談判,但不會無止境等待,將以「談判優先、邊打邊談」策略應對美國關稅政策。

塞夫柯維奇強調,歐盟的立場建立在三個核心原則上。首先,歐盟與美國面臨相似挑戰,包括非市場行爲驅動的全球產能過剩、半導體主導權爭奪及關鍵原料供應安全,因此雙邊戰略合作具有高度必要性。其次,他坦言與美國協商將曠日廢時,目前正在初步階段,因美方不將關稅視爲戰術,而是矯正貿易不平衡的手段。第三,歐盟已準備三軌並進作法,除反制關稅外,也將加快與亞洲、波斯灣等地推動自由貿易協議,即透過反制措施捍衛利益、透過新協定分散貿易、阻擋有害的貿易轉向(trade diversion)效應。

對於具體反制計劃,塞夫柯維奇表示,歐盟執委會已擬定第一波反制清單,將於9日交由27國成員表決通過,預計15日實施,第二波關稅則將於5月15日啓動。是否針對美國汽車或對等關稅措施另行徵稅,仍在評估中。

他也透露,歐盟正加快與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及波斯灣多國的貿易協商,盼藉此分散對美依賴。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指出,歐盟將「如雷射光束般聚焦於美國以外的全球83%貿易」,凸顯歐盟調整戰略重心的決心。

爲因應可能的貿易轉向,歐盟也將設置專責任務編組即時監控進口產品流量,防範中國等國商品因美國關稅而轉向歐洲市場。塞夫柯維奇直言,中國仍是歐盟最需提防的貿易轉向來源。

此外,會議也討論塞夫柯維奇3月底訪問中國的成果,他強調,未來中國若要在歐盟設廠,須有助於歐盟競爭力與就業,同時強化技術移轉、研發合作,以及確保關鍵零組件在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