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股爲何“跑不贏”了?
儘管市場仍對歐股偏樂觀,但歐股相對於MSCI全球指數的超額表現已基本回吐,不僅如此,美銀認爲歐股還有10%的下跌空間。
7月25日,據追風交易臺,美銀髮布最新研報指出,歐股當前估值已經消化了太多利好消息,未來Stoxx 600指數存在約10%的下行空間,歐洲週期股相較防禦股,從當前的30年相對高位來看,還可能下跌約15%。
美銀分析稱,背後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3月時市場對歐洲經濟復甦預期過高。二是歐洲企業以出口導向爲主,歐元走強拖累企業盈利,壓低歐股估值8-9%。三是由於歐洲市場以價值股爲主,而美股成長股回暖,也壓制了歐洲價值股的吸引力。
市場對歐洲的樂觀已定價過滿
2025年上半年,市場風格曾發生劇烈逆轉,資金從美股轉向歐股,主要受以下兩方面影響,一是對“美國例外論”的信心動搖,二是對德國大規模財政刺激的樂觀預期。
這些因素共同推動了資金大舉流入歐洲股市,使得2024年12月至2025年3月期間,歐洲Stoxx 600指數相對於MSCI全球指數(主要由美股構成)實現了近15%的超額回報。
儘管如此,市場仍普遍押注歐股將繼續跑贏。美國銀行7月的《歐洲基金經理調查報告》顯示,投資者對歐元區股票的超配水平接近過去7年來的高點,同時,對美股的持倉配置接近過去20年中的最低水平。
從經濟層面看,歐洲宏觀基本面相對於美國確實有所改善。具體來看,歐元區綜合PMI新訂單與美國綜合PMI新訂單之間的差距已經明顯收窄。去年11月相差8個點,今年3月縮小至4個點,到7月進一步降至3個點。此外,歐元區相對於美國的宏觀經濟意外指數也從去年12月的-60點反彈至目前的+30點。
但從價格走勢來看,歐洲股市的相對強勢已經明顯減弱,自今年3月中旬以來,歐洲股市相對於MSCI全球指數的超額表現已基本回吐。
爲什麼歐洲股市停止跑贏全球?美銀認爲,原因主要有三點。
1、3月時市場對歐洲預期過高。
儘管歐洲相對增長動能有所改善,但改善幅度遠低於市場在3月時“提前計價”的程度,當時歐洲股市的相對估值水平隱含了歐元區PMI相對美國PMI將進一步改善10個點以上,但實際只改善了1個點。隨着此後歐洲股市的回調,其價格走勢已基本回落至美銀基於“相對PMI和實際利率”模型推導出的合理路徑。
2、歐元走強拖累企業盈利。
自2月以來,歐元名義有效匯率已累漲約7.5%,目前已升至10年來的高位,這對以出口導向爲主的歐洲企業盈利形成壓力,進而影響股價表現。根據美銀對Stoxx 600指數的分析,歐元升值這一匯率逆風大約拉低了歐洲股市的“宏觀合理估值”8-9%。與之相反,美元貿易加權指數自1月以來下跌 8%,有利於推高美國及全球股市表現。
3、美股成長股回暖,也壓制了歐洲價值股表現。
在歐洲,由於金融板塊強勢上漲,價值股持續跑贏成長股。而在美國,情況恰好相反,成長股主導的納指自4月以來跑贏標普500指數達6%。由於歐洲市場以價值股爲主,在美股價值股相對成長股走弱的背景下,意味着歐洲股票在全球資產中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全球增長前景承壓,歐洲尤爲脆弱
美銀已將歐洲股票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並繼續在行業配置上低配週期股、超配防禦股。該行判斷的核心在於,今年3月時,歐洲股市的相對價格已經消化了太多利好消息上漲空間有限,而且宏觀背景並不支持新一輪歐股反彈。
一方面,雖然近期美國達成多項貿易協議,緩解了不確定性,但同時也推動了美國“有效關稅水平”的持續上升。美銀全球經濟學家最新判斷稱,美國的有效關稅率可能升至16%,而非此前基準情境中假設的10%,這將加大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
再疊加美銀預期,歐元區在2025年下半年幾乎“零增長”。這些因素疊加,構成對全球增長預期的系統性下行風險,而歐洲作爲出口導向經濟體,所受影響尤爲明顯。
美銀指出,當前歐洲股市的絕對估值已經隱含了對經濟明顯好轉的預期,與宏觀基本面形成背離。在美銀當前的宏觀預測下,Stoxx 600指數存在約10%的下行空間,歐洲週期股相較防禦股,從當前的30年相對高位來看,還可能下跌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