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30億美元收購告吹,谷歌花24億美元截胡Windsurf人才和技術

美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人才爭奪戰中又掀起了新的波瀾。

據媒體報道,OpenAI原計劃斥資30億美元收購熱門AI編程初創公司Windsurf,但當地時間上週五突然宣佈交易取消,Windsurf轉而與谷歌達成合作。

谷歌發佈聲明稱,公司將聘用 Windsurf 的 CEO Varun Mohan、聯合創始人 Douglas Chen 以及部分研發員工,加入谷歌 DeepMind 團隊。

根據聲明,谷歌並未收購 Windsurf 的股份,也不會對其擁有任何控制權。Windsurf 公司仍將保持獨立,約有 250 名員工繼續留任。據透露,作爲合作的一部分,谷歌將支付 24 億美元的許可費,以獲得 Windsurf 的獨家技術授權。

交易宣佈後,Windsurf業務主管Jeff Wang將臨時接任CEO。

早在4月17日,有報道OpenAI已經在同AI編程初創公司Windsurf洽談收購事宜,收購價格約爲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9.67億元)。

如果收購成功,將是 OpenAI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OpenAI此次收購意圖明顯,旨在通過整合Windsurf的技術和產品,增強自身在AI編程工具市場的競爭力。

OpenAI發言人當時表示,爲了完成收購,OpenAI和Windsurf達成了排他性協議,但該協議的期限現已到期。

Windsurf此前名爲Codeium,是一家位於美國加州山景城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憑藉出色表現成爲最炙手可熱的AI編程初創公司之一。

2024年9月,Windsurf完成一輪1.5億美元的融資,由General Catalyst領投,公司當時的估值爲12.5億美元。今年2月,Windsurf曾展開新一輪融資談判,目標估值爲28.5億美元。

今年,Windsurf的編程方式“沉浸式編碼(Vibe Coding)”變得更受歡迎,這是一種使用新的人工智能工具編寫代碼的過程。開發人員和非開發人員都在接受這個概念,數據顯示,其年經常性收入(ARR)在4月份已達約1億美元,吸引了OpenAI、谷歌等科技巨頭的關注。

有知情人士表示,OpenAI對Windsurf的收購交易被取消,部分原因是受到OpenAI與其主要投資者微軟的緊張關係影響。Windsurf不希望微軟獲得其知識產權,而OpenAI未能就這一點與微軟達成協議。

而此次谷歌的合作,也是AI生態中興起的一種新型“反向收購”模式:大型科技公司通過招攬初創公司核心團隊並獲取技術許可,而非直接收購公司本身,來實現技術躍升。微軟此前均採用過類似策略,這種現象的流行是爲了規避反壟斷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