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億美元收購告吹 7-Eleven便利店不賣了

當地時間7月16日,加拿大便利超商巨頭Alimentation Couche-Tard(以下簡稱ACT)宣佈撤回對日本Seven & i Holdings(以下簡稱7&i)的近470億美元收購提案,標誌着這場原本可能成爲2025年全球最大併購案的交易正式告吹。

ACT在最新的致7&i董事會公開信中表示,在與7&i持續了長達一年的談判過程中,其所獲得的盡職調查機會極爲有限,與管理層的接觸“程式化”“缺乏信息”,對方特別委員會與主要股東伊藤家族“始終拒絕展開真正的討論”。ACT直言,儘管在監管協調、剝離方案、反向終止費等方面已多次作出讓步,但始終“沒有收到真誠迴應”,因此不再繼續推進本次交易。

同日,7&i發佈聲明迴應,確認ACT“單方面終止協商”,並表示對ACT公告中存在的諸多不實描述“難以認同”,但對其決定並不意外。

華南某零售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隨着全球便利店市場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競爭,運營效率替代規模成爲核心競爭力。日系三強分化,羅森憑藉精細化單品策略實現單店日均銷售額58.4萬日元(五年連漲);全家通過商品結構優化帶動客單價提升4%;而7-Eleven在客流量持平情況下客單價反降0.1%,暴露商品力短板。7-Eleven收購案終止不僅是跨國併購的失敗案例,更揭示了傳統零售巨頭在行業轉折點上的戰略困境。

超越收購本身

ACT是加拿大便利店巨頭企業,其業務遍及31個國家和地區,門店數超過1.67萬家,主要以Couche-Tard和Circle K兩大便利店品牌爲主。Seven & i Holdings是日本便利店7-Eleven的母公司,在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8萬家門店,是全球便利店行業的巨頭之一。

數據顯示,ACT旗下Circle K品牌以3.8%的門店份額位居全美第二,7&i則以8.5%的門店份額位列第一。

雖然門店數量差距明顯,但投資反饋卻截然不同。

長期以來,投資者對7&i的資本配置表示不滿,再加上公司業績的持續低迷,7&i的運營面臨着不小的壓力。相比之下,ACT的運營效率堪稱業內標杆,其單店日均銷售額比7-Eleven高出18%。

若成功收購7&i,ACT的市場份額將有機會在北美市場形成壓倒性優勢,全球門店數量也將迎來大幅提升。此前爲了加速擴張,ACT已經在近十年內完成了17起跨國併購。

2024年8月,7&i聲明公司已經收到ACT的初步收購邀約,並且已經成立由非執行董事組成的特別委員會,“以審ACT提出的收購所有流通股份的提議”。截至收購撤回,這場交易談判已經持續了近一年的時間。

一年時間裡,7&i曾致函ACT表示每股14.86美元的價格“明顯低估”了其企業價值,無法接受收購策略。作爲迴應,ACT在一個月後給出了每股18.19美元的更高報價,但仍未獲得7&i管理層的同意。

曲折的收購之路,此時已經初現端倪。

今年3月,7&i宣佈爲了讓此次收購交易免遭反壟斷障礙,已與ACT就剝離部分門店達成初步共識,標誌着收購案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此次收購的失敗,不僅涉及ACT和7&i雙方的利益波動與經營策略,對已經參與其中的其他企業來說,也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根據公開信息,高盛集團在此次交易中擔任ACT的財務顧問,爲其6.77萬億日元(約合47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提供諮詢服務,而摩根士丹利則聯合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爲7&i提供諮詢,野村控股等機構亦深度介入交易環節。

據估算,參與各方原本可能分享數千萬至數億美元級別的佣金收入。而這場價值近470億美元收購案的失敗,也意味着所有參與成員的投入成本和潛在收益同步幻滅。同時,日本綜合商社三井物產因此也錯失了以約10億美元價格出售所持7&i2%股權的機會。

收購撤回 壓力沒有消失

收購撤回的消息公佈後,7&i股價在東京市場暴跌9.16%,創三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而ACT的股價則飆升17%。這對於原本運營就已經受到阻礙的7&i來說,無疑又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實際上,即使門店數量和市場份額不及7&i,但ACT依舊決定收購7&i,很大程度上是看到了其近幾年不斷黯淡的經營狀況。

爲了自救,7&i進行了變革。

一是領導層洗牌,2025年4月,任命美籍CEO Stephen Dacus(沃爾瑪背景),替換日籍社長井阪隆一,試圖以“精益化改革”提升效率。二是業務斷腕重組,以8147億日元向貝恩資本出售超市業務“YORK Holdings”,剝離非核心資產;計劃2026年分拆北美7-Eleven業務上市,宣稱可“釋放獨立價值”。

此外,收購撤回後,7&i迴應稱對收購方決定“深感遺憾”。爲了安撫股東,7&i強調將堅持獨立運營戰略,繼續推進到2030財年末通過股票回購、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及北美便利店業務IPO等方式實現約2萬億日元的股東回報,試圖抵消收購流產的股價衝擊。

但避免被收購命運的7&i能否在困境和質疑中真正實現逆轉走向重生,仍需面臨時間的考驗。在便利店行業正經歷結構性變化的當下,7&i需要重新找準自己在全球零售版圖中的位置,在經營策略上下功夫,尋找新的增長點,以適應市場變化。

日本便利店行業的黃金時代已隨人口結構變化和消費習慣轉型而落幕,唯有重新定義價值創造邏輯的企業才能穿越週期——無論是百年品牌7-Eleven,還是它的挑戰者們。(實習生薛麗瑩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