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懷孕37周吃冷藏食物後「流產」 醫:李斯特菌高峰要來了
▲女子因感染李斯特菌導致流產。(示意圖/CFP)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大陸廣東一名懷孕37周的30歲女子日前因感染李斯特菌,導致流產,令她十分自責。她推測飲食紀錄發現,自己一共食用了2次冰箱冷藏的食物。婦科醫師樊益攀對此表示,冰箱是李斯特菌的溫牀,該名女子的流產原因,跟食用冷藏食物有關。
據《江蘇新聞》報導,該名女子表示,她某日吃了放在冰箱的生小黃瓜,以及開封放冰箱三天的奶油,「我孕期不吃剩菜剩飯,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牛奶,也會加熱再喝,雞蛋也是全熟才吃。」
▲冰箱是李斯特菌的溫牀。(示意圖/Unsplash、Pexels)
她難過說道,「流產已經過了12天,我每天都在無盡的自責當中,如果我早點去醫院,孩子是不是可以救下來,懷胎九個月,生育損傷、心理打擊、工作停滯,無不讓我痛苦。」
樊醫師表示,李斯特菌病多發生於夏秋兩季,6至9月爲發病高峰,冰箱是李斯特菌的溫牀,「它跟其他菌的生物特性有點不一樣,在4℃左右的時候,它依然能夠在冰箱裡面自由生長,所以會導致大家產生一個誤區,就是我食物在冰箱裡放過了,可能還沒有腐敗,我可以正常地進食,但是這個時候,李斯特菌在這些食物上,可能已經開始進行,大量的繁殖,被人體攝入之後,就容易導致發病。」
▲女子吃了冰箱中的生小黃瓜。(示意圖/取自pixabay)
醫生指出,李斯特菌感染較爲隱蔽,一般成人感染後通常會出現,輕微的流感症狀,多無特異性,常見症狀爲發燒、噁心、關節疼痛等,孕婦、嬰兒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羣,如果不幸感染,後果可能會比較嚴重。
樊益攀表示,李斯特菌還有一個特性,它除了能夠感染孕產婦,它還能夠透過胎盤的屏障,垂直感染胎兒,會導致發育的停止,還有一些不良的妊娠事件,除了母體本身的症狀之外,可能對於胎兒的表現要特別注意,「如果你一旦發現胎兒好像跟平時相比,胎動的次數變得異常了,或者胎兒的活動度,明顯地跟以前不一樣,必須要到醫院來就診。」
醫生強調,李斯特菌是一種食源性致病菌,高風險族羣要避免感染,一定要形成科學的飲食習慣,「李斯特菌在70℃的環境下,2到3分鐘即可滅活,所以從冰箱取出的食物,最好加熱後再食用,對孕產婦而言,特殊時期最好避免生食,包括食用衛生狀況不明的冷飲,如機打冰淇林、果切外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