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鼻部整容術後陷多重爭議 醫美機構規範問題引發討論

據公開信息顯示,近期有消費者反映在某醫美機構接受鼻部整容手術後,出現診療流程不規範及術後效果爭議。該事件引發社會對醫美行業服務質量與操作規範的關注。

消費者披露手術相關爭議細節

據當事人陳述,其於近期在國內某醫美機構進行鼻部整容手術。術前溝通環節中,工作人員未完整記錄“縮鼻頭”項目,主刀醫生溝通不充分,導致術後鼻頭形態與術前無顯著差異。當事人提及,此次手術爲時隔6年再次嘗試整容,術後效果未達預期,對其心理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該消費者指出診療過程中存在多項規範性問題:

- 病歷管理存滯後:從住院至出院,機構未及時向患者交付病歷,經多次索要後12天才提供,且患者至今未獲得完整病歷;

- 麻醉風險告知不充分:全身麻醉實施前,未充分向患者說明具體風險,患者知情權保障不足;

- 手術項目遺漏確認:機構已承認漏做“縮鼻頭”項目,相關溝通錄音資料可佐證這一情況;

- 手術材料存在差異:醫院開具的假體材料信息與實際使用材料不一致;

- 術後新損傷爭議:鼻頭部位出現術前不存在的明顯凹陷,術前術後對比照片顯示外觀差異顯著。

事件引發的行業規範反思

當事人表示,手術結果使其面臨身體不適(肋骨取骨處遺留兩條疤痕、行動不便)及心理壓力,正常生活節奏受到干擾。目前,其已向涉事機構提出退還手術費用、承擔後期修復費用的主張。

業內專家指出,此事件折射出醫美行業部分機構在醫療文書管理、醫患溝通機制、材料溯源制度等環節仍需完善。消費領域人士提醒,消費者選擇醫美服務時應審慎覈查機構資質,妥善留存溝通記錄、醫療憑證等資料;相關監管部門需進一步加強對行業操作規範的監督,推動建立更透明的服務標準。

目前,涉事雙方尚未就相關爭議達成一致,事件具體進展有待進一步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