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訓協會「臺日韓」國際論壇 聚焦農會社會影響力
農訓強調,臺灣與日本、韓國的農民組織,於農村發展、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與社會參與等多個面向,均展現出各自多元特色,期能透過彼此觀摩與學習交流,強化臺灣農會整體實力。(圖/中華民國農訓協會)
中華民國農訓協會今(30)日辦理「2025年亞洲農民組織創新與永續國際論壇」,邀集臺灣、日本與韓國具代表性的農民組織實務領袖與學者進行討論,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提到,在臺灣,農會不只是農民的夥伴,更是農業政策得以落地的保證,也將擇與小農並肩,從代工、到品牌、到市場推廣,一步一腳印打造出口碑,所以農業不能只靠補助,更要靠制度與產業結構來支撐才能永續。
本論壇也邀請立法院長韓國瑜擔任開場引言嘉賓,韓表示,曾擔任臺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始終記得「農爲國本」的重要,尤其現在臺灣面對氣候變遷與關稅壓力,更盼農會成爲農民的支柱,不只連結產地與消費市場,更帶領農民用創新思維面對挑戰。
農訓提到,於1900年起農會等農民組織成立後,農會成爲臺灣農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人民團體,隨着整體經濟環境改變,農會該如何重新定位,包括經濟事業經營、活化與回饋地方,成爲未來永續發展之課題。
而農訓協會透過過去累積互動建立的良好關係,本次論壇邀請許多日韓農業界產官學重量級代表參與發表分享,包括有「日本智慧農業第一人」之稱的北海道大學農學院長野口伸,以「日本智慧農業新藍圖:農協的關鍵推手角色」爲題專題演講;同時還有日本全國農協中央會農政課長小林康幸、日本大潟村農協代表理事組合長小林肇、日本國際農業農村協同組合學會會長白石正彥。
韓國方則有農林畜產食品部農業金融政策科副科長金孝貞、韓國農協中央會未來戰略研究所副所長李鎮山、韓國農協大學教授南基包進行主題演說,主題包括《政府與農協互動模式》、《經濟事業的經營與創新》、《農協與教育文化發展》、《人才培育》等入時且具體科目,吸引百位臺灣農會總幹事參與聆聽,作爲參考學習依據。
農訓強調,臺灣與日本、韓國的農民組織,於農村發展、地方創生、人才培育與社會參與等多個面向,均展現出各自多元特色,期能透過彼此觀摩與學習交流,強化臺灣農會整體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