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書屋變“護苗”驛站 雲南暑期專項行動構築青少年綠色成長空間

“小朋友,暑假期間我們身邊存在哪些安全隱患……”在芒市中山鄉農家書屋,“七彩假期”課堂上返鄉大學生用專業知識耐心指導學生完成暑假作業,並開展安全教育;魯甸縣茨院鄉陽光驛站,孩子們用小手撫摸立體書的凹凸紋路,特色低齡兒童啓蒙教育讓孩子開了眼界;500餘公里外的屏邊縣新華鄉,留守兒童正與志願者玩着古詩詞飛花令,笑聲穿透書頁。這些場景,是省委宣傳部反非法反違禁處“護苗2025”專項行動的生動註腳,讓萬間農家書屋成爲守護青少年成長的“護苗”驛站。

今年5月,昆明華山中學啓動的“護苗·綠書籤進校園”活動拉開全省“護苗2025”專項行動序幕。“護苗行動需要全社會共築防線,爲孩子守住一方清朗天地。”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強調。依託“護苗聯盟”機制,教育、文化、共青團等20餘個部門協同發力:法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宣講,新華書店等機構捐贈的萬餘冊正版圖書流向鄉村書屋。

在麻栗坡縣六河鄉農家書屋,管理員李芳正舉着盜版書籍樣本向孩子們講解:“大家看,這種模糊的插圖就是典型的盜版特徵。”通過“有害出版物鑑別課堂”和親子互動問答,書屋幫助家長與孩子共同築牢“信息防火牆”。

走進永德縣崇崗鄉農家書屋,孩子們圍坐在老式馬燈、原木桌前聽鄉賢講述往事。“這些物件比課本更有溫度。”管理員楊惠芬輕撫泛黃的村史相冊說。通過書屋與鄉史室的融合,鄉土記憶成爲滋養文化認同的活教材。

據省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最新統計顯示,專項行動覆蓋全省90%以上農家書屋,累計開展主題閱讀活動3000餘場。

“我們種下的不僅是閱讀種子,還是抵禦不良信息的疫苗。”一名志願者在書籤上的留言,道出這場行動的深意。小小書屋如同汩汩清泉,正以縷縷書香澆灌鄉村文明根基,爲少年兒童沉澱終身受用的成長養分。

記者 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