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達人”的種糧經
來源:農民日報
最近幾年,一座聳立在稻田旁的現代玻璃幕牆建築,成了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公義鎮的鄉村新地標。近日,記者走進玻璃幕牆,只見巨大的循環運動式育秧苗牀吞吐着秧盤,機械臂精準流暢地播撒稻種,“節本增效”四個紅色大字高高掛起,彰顯着其作爲眉山市首個現代化育秧工廠的使命擔當。
玻璃幕牆外,成片的稻田已經灌足了水,只等秧來。田埂旁豎起了長杆,掛載着太陽能電池板、高清攝像頭、大氣傳感器等設備,實時監測農作物病蟲害、生長情況、災害情況及氣象信息。
科技賦能背後,是刻在骨子裡的開拓精神。2011年,公義鎮欣榮村村民王程淋購置收割機,動員8位村民成立了村裡第一家農機合作社。當別人守着收割機坐等生意時,他驅車“南征北戰”,一省又一省,一年又一年,跟着他乾的農機手從最初的8人增長到50餘人,他也愈發認識到“農業現代化,首先是裝備現代化”。
2020年,王程淋在眉山率先試水工廠化育秧。循環運動式育秧機替代彎腰弓背的農人,鋼架大棚取代竹片薄膜,畝均育秧成本直降70%。“現在機械作業,效率翻了好幾倍。”近年來,王程淋還特地爲育秧工廠升級了疊盤暗化出苗技術,不僅將催芽時間從過去的5天縮短爲3天,而且出苗率也從過去的90%提升到95%以上。目前,育秧工廠服務面積達4萬畝。
這位“農機達人”的雄心不止於此。2022年,他註冊成立“糧香源家庭農場”,在退果還耕的千畝土地上試驗稻魚鴨複合種養模式:鴨羣巡田除蟲,魚羣鬆土增肥,水稻生態種養,一田實現三收。
“好米要走品牌路。”近幾年,王程淋全力打造的“壽香稻”大米品質優良,佔有一定市場份額。如今,在電商平臺蓬勃興起的浪潮下,他還投身電商領域,通過直播帶貨拓寬銷路。
彭山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會種田到“慧種田”,從農機服務到品牌銷售,以王程淋爲代表的“新農人”正用具體行動重塑彭山“一粒米”的產業鏈,釋放科技創新、市場拓展的乘數效應,激發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