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山泉捐建5家茶葉初制廠陸續完工,鍾睒睒希望提升產業水平
新京報訊(記者王子揚)3月31日,由農夫山泉公司在雲南省捐建的5座現代化廠房中,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茶倉茶業公司的廠房正式建成完工。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表示,捐建廠房的初衷,是希望能夠讓周邊幾千戶農民能夠不愁賣茶,能夠爲當地的農民帶來穩定的收入。
2024年12月開始,農夫山泉在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普洱市思茅區、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臨滄市臨翔區、臨滄市雲縣陸續捐建了5座現代化廠房,廠房內安裝有目前國內最高標準的茶葉初制加工生產線,單廠日處理鮮葉能力達到了2萬公斤,是其他一般初制廠的5倍以上。5家茶廠總投入預估超過1億元。據瞭解,其餘工廠也將陸續完工。
推動雲南茶葉全產業鏈升級,提升附加值,是農夫山泉在雲南捐建毛茶廠的初衷。茶葉公司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農夫山泉將不斷帶動當地的工業化與標準化改造,通過技術投資提升加工效率和品質穩定性,將日產能提高至國際水平,並建立從種植到加工的全程品控體系;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拓展茶飲料深加工領域,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
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表示,在雲南捐建工廠,農夫山泉要做的不僅僅是“授人以魚”,更重要的,是要在當地留下先進的標準化生產理念和做法,“授人以漁”。
除了捐贈硬件設施和設備外,農夫山泉還提前安排專家到現場調試設備,並對運營主體從生產團隊搭建、生產技術要點、生產流程梳理到風險管控等進行全方位的技術和生產培訓,讓產線真正發揮潛力、讓毛茶初制廠具備工業茶的運營思路和生產能力。對於合作的自採茶園,農夫山泉的管理模式細緻到戶。據農夫山泉雲南茶葉基地品質管理員李澤斌介紹,農夫山泉與合作茶廠約定了前端種植的118項茶葉有機標準,這些標準超越國標。
鍾睒睒表示,對於捐贈,作爲企業,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對企業而言需要向下扶持,向上競爭,向外發展。“去年收了6個億的茶葉,大概今年會增加到10個億的收購量,我相信10個億對當地的農民,或者當地的茶商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增量。如果科技水平能上去,中國茶纔可能走向國外,因爲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編輯 唐崢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