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中供柬武器牽動泰柬軍事衝突 日媒:緬軍護中「帶路」礦場
中國空軍運20傳出在柬埔寨停留3天並運送彈藥;圖爲運20日前在北京閱兵彩排中亮相 。(路透)
東南亞國家紛傳戰火,中國在其中的角色引發外媒關注。泰柬7月爆發十年來最嚴重邊境衝突,紐約時報取得泰國情報文件指出,中國軍機曾六度飛到柬埔寨施亞努市運送火箭彈、砲彈及迫擊砲彈藥;專家稱中國雖積極扮演調停角色,但這些武器造成平民死傷,無助提升形象。另據日媒報導,中國「一帶一路」在緬甸礦場曾因緬甸軍政府部隊與反政府武裝衝突停產,緬甸軍方已增加部署爲中國企業運營的兩座礦場提供安保支持,保障其生產運營。
據中央社引述紐約時報9月29日以「中國武器如何改變兩鄰國之爭」爲題報導,中國7月呼籲泰國與柬埔寨停止邊境衝突,但泰國情報文件顯示,中國空軍運20(Y-20)運輸機6月21日至23日曾在柬埔寨停留三天,並曾六度飛到施亞努市,向柬埔寨運送火箭彈、砲彈及迫擊砲彈藥。這些中國製的軍火先是被放在海軍基地數日,之後才被運往北部邊境地區。
泰國高級軍官證實了這份情報文件,並表示這些資訊由跨軍種情報網收集。
柬埔寨高級國防官員達拉羅(Rath Dararoth)透過聲明表示,他對有關中國向柬埔寨運送武器的細節沒有異議,但稱泰國情報報告「具誤導性」,並指文件中提到的裝備調動適逢柬埔寨與中國聯合軍事演習的結束時間相吻合。
然而,演習已於5月底結束,比裝備抵達早幾周。中國官員曾公開否認泰媒指控中國向柬埔寨提供對抗泰國的武器。
報導認爲,在促成泰柬停火上,中國扮演積極角色,但有關運送武器的消息,使北京在東南亞扮演中立和平斡旋者的作爲,變得更爲複雜。東南亞人權組織「鞏固人權」(Fortify Rights)衝突專家布克爾特(Peter Bouckaert)表示,中國應審視柬埔寨軍隊在此衝突中的行爲,並對其武器遭濫用的問題提出關切,並強調「當供應的武器被用於殺害其他亞洲國家的平民時,這無疑會損害其(中國)形象」。
另據觀察者網引述「日經亞洲」報導,此前因緬甸軍政府部隊與反政府武裝爆發衝突,位於緬甸西北部實皆省、「一帶一路」倡議標誌性示範項目的萊比塘銅礦曾被迫停產兩年,緬甸軍方已增加部署,爲中企運營的兩座礦場提供安保支持,保障其生產運營、產能輸出及規模擴張。萊比塘礦場內據傳已建成五座疑似軍事前哨的建築。
日媒分析稱,緬甸軍方此舉一方面是爲維護與中國的良好關係,另一方面也是爲保護自身爲數不多的高收益外匯來源。受西方制裁影響,緬甸軍政府賺取硬通貨的能力大幅削弱,採礦業已成爲其關鍵收入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