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習近平藉九三閱兵抗衡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向臺獨發出暗示警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圖)2日在北京與俄羅斯總統普亭、蒙古總統呼日勒蘇赫舉行三邊會晤。歐新社
紐約時報3日指出,中國大陸即將舉行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週年紀念大會暨閱兵式,戰機、戰車及最新軍事技術悉數登場,堪稱多年來最具企圖心的一次國力與外交影響力展示。
九三閱兵是紀念二戰結束80週年重點活動,也是中國共產黨歷時數週宣傳活動的高潮,旨在激起民族主義情緒,重塑中國在二戰中的角色,並將中共塑造成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救星。同時,喚起戰時記憶,以在經濟前景不明朗及中美貿易和其他爭端緊張加劇之際,凝聚國內支持。
此外,中國與俄羅斯在二戰的敘事與角色詮釋上互相呼應。美利堅大學副教授唐志學(Joseph Torigian)表示:「對習近平與普亭而言,勝利雖然代價高昂,卻仍不完整。他們相信,『霸權勢力』依舊試圖將外來模式強加於他們,並阻礙兩國在國際上獲得應有地位。」
他指出:「現在,他們希望利用戰爭記憶,使後代不受西方價值影響,併爲他們所設想的全球秩序提供正當性。」
九三閱兵同時向北京認爲意圖遏制中國崛起、阻止其重返世界中心地位的國家發出警告,並對臺灣及臺灣的國際支持者暗示,任何走向正式獨立的行動都將帶來風險。
新華社在本週一篇評論指出,中國越強大,世界就越安全,中華民族不允許自己像過去被帝國主義列強所欺壓的歷史那樣,再受侮辱或欺凌。
俄羅斯總統普亭、北韓國家領導人金正恩及伊朗總統裴澤斯基安等,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同出席此次罕見的領導人聚會,這些領袖自我定位爲抗衡美國主導世界秩序的一方。
此次嘉賓名單涵蓋20多位世界領袖,但出席與缺席同樣引人關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及澳洲等主要西方民主國家的高層代表未在其中,更凸顯北京與西方在多項國際議題上的分歧,特別是中國與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