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烏克蘭2023年反攻失敗 問題出在兩位將軍意見不合

紐約時報表示,2023年的烏克蘭反攻,在規畫階段就出現意見不合。瑟爾斯基(右)主張在巴赫穆特防守反擊,而札盧茲尼(左)主張快速打下梅利托波爾,甚至馬裡烏波爾,截斷俄羅斯與克里米亞的通路。最終總統澤倫斯基同意兩條戰線同時發兵,但是軍力分散,導致實力都不足以擊敗俄軍。(圖/northstarnews)

俄烏戰爭進入第4個年頭,現況對烏克蘭來說較爲不利。他們曾經在2023年試圖發動一場戰略反攻,計劃向南推進,以札波羅熱州最大城梅利托波爾(Melitopol)爲目標,但是這場反攻卻只推進了十幾公里,並且收復的幾個城鎮之後也得而復失。美國《紐約時報》的專題報導稱,反攻失敗的核心原因在指揮層意見不合,前總司令、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札盧茲尼(Valerii Zaluzhnyi),與現任總司令瑟爾斯基(Oleksandr Syrskyi)對於反攻方向有差異,最終分散了兵力。

報導稱,時任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札盧茲尼,和基輔的英國合作伙伴支持對梅利托波爾的反攻,其戰略目的是切斷克里米亞俄羅斯軍隊的陸路補給路線。但是,時任陸軍部隊司令的瑟爾斯基,卻認爲東線熱點巴赫穆特(Bakhmut)更爲重要,他希望在那裡拖垮俄軍最善戰的瓦格納傭兵部隊。由於雙方意見僵持不下,最終,烏克蘭軍事指揮部選擇兵分兩路,結果由於烏克蘭的兵力和裝備不足,兩邊最終都失敗了。

《紐約時報》的文章詳細描述了札盧茲尼在最高總司令參謀會議上的決定,他指派塔納夫斯基將軍(Oleksandr Tarnavskyi),擔任攻打梅利托波爾的主力部隊,獲得 12 個旅和大部分彈藥;同時,又指派索多爾中將(Yurii Sodol)率領一支「奇兵」,向亞速海港口馬裡烏波爾(Mariupol)推進。至於瑟爾斯基上將,持續在東部巴赫穆特附近堅守,阻礙俄軍的支援。

然而,瑟爾斯基不同意這個戰略。據烏克蘭官員稱,這位將軍主張向東打,將俄羅斯人趕出巴赫穆特,再繼續向盧甘斯克州推進。當然,他需要更多的人員和彈藥。

美國人並未被告知會議的結果,但隨後美國情報部門發現,烏克蘭軍隊和彈藥的移動方向與商定的計劃不一致。

此後不久,在波蘭邊境匆忙安排的會議上,札盧茲尼將軍承認,最後妥協的結果,決定同時從三個方向發動攻擊。

據烏克蘭官員透露,總統澤倫斯基拍板,將西方訓練的12個旅,其中5個旅分配給位在巴赫穆特的瑟爾斯基將軍,另外7個旅撥給準備攻打梅利托波爾的塔納夫斯基將軍。

至於擔任「奇兵」,率領馬裡烏波爾攻勢的索多爾將軍,希望指揮部聽從美國軍事顧問阿古託中將(Antonio Aguto Jr.)的建議,阿古託中將表示,俄羅斯防禦存在漏洞,向南進攻是比較容易的。

在後續的戰鬥,就是索多爾的「奇兵」部隊最有進展,收復了超過 20 平方公里的領土。這次成功讓烏克蘭人開始質疑馬裡烏波爾戰役是否比梅利托波爾戰役更有希望。但這支奇兵的人員最少,推進被迫停止。

紐時的文章指出,瑟爾斯基對巴赫穆特的進攻是敗筆,削弱了烏克蘭有限的精銳部隊。

阿古託敦促瑟爾斯基,把兵力和彈藥調往南部戰線,準備進攻梅利托波爾。但是瑟斯基拒絕讓步,他的理由是瓦格納傭兵指揮官普里格津 (Yevgeny Prigozhin)與克里姆林宮統治者普丁 (Vladimir Putin)發生嚴重衝突,甚至向莫斯科進軍,也就是著名的「一日政變」。

瑟爾斯基認爲,這次俄軍內部的譁變,證實了他的戰略是對的,在巴赫穆特消滅俄國人的同時,還製造俄國內部分裂。如果撥出一些軍隊到南方只會破壞它。

美國官員回憶瑟爾斯基的話,他當時這樣說:「顯然我是對的,阿古託,你錯了。我們現在要去盧甘斯克。」

然而,瑟爾斯基將軍從未奪回巴赫穆特,也從未向盧甘斯克推進。那場政變一天就停止了。

再說到梅利托波爾的攻勢,塔納夫斯基將軍的彈藥比預期的要少得多,迫使他的戰法非常小心,持續依靠無人機覈實情報,而不是立即發動快速攻擊,這使得他的進軍速度緩慢又容易預測。

烏克蘭軍隊在經過數週的緩慢推進(穿過雷區和直升機掃射)後,終於接近被佔領的羅伯蒂涅村,在準備攻打時,他的過度謹慎又拖慢了時間。

美國情報顯示俄羅斯軍隊正在撤退,於是美國顧問阿古託將軍敦促塔納夫斯基「趕緊出兵佔領」。然而,烏克蘭發現一小羣俄羅斯士兵駐紮在一座小山上,人數大概20~50人。

阿古託將軍並不認爲這會對反擊造成重大障礙。但是塔納夫斯基卻一直堅持要等到威脅消除。他派出了偵察無人機來覈實情報,標定位置,然後他才命令他的士兵開火打擊那些少數俄軍。

襲擊結束後,他再次派遣無人機,以確認山頂確實安全。終於在8 月 28 日佔領了羅伯蒂涅村。

這場戰鬥往返過程耗時 24 至 48 小時,雖然謹慎是好事,但是在羅伯蒂涅以南,俄羅斯人已開始建造新的障礙物、埋設地雷並派遣增援部隊以阻止烏克蘭人的推進。

烏克蘭新的目標是托克馬克小鎮,該鎮位於距離梅利托波爾約一半的路程處,而且靠近主要的鐵路和公路幹線。但是正如前面所說,不夠迅速的進攻,給了俄羅斯人增援與加強防守的時間。

白宮急於挽救反攻,秘密批准轉移有限數量射程約160公里的集束彈藥。隨後,這些集束彈打擊了俄羅斯機場,至少10架俄軍直升機被毀,迫使俄羅斯將所有飛機撤至克里米亞或本土。然而,烏克蘭車隊仍然難以推進。

「美國顧問最後的建議,是讓瑟斯基將軍接管托克馬克戰役。但這個建議被拒絕了。他們隨後提議索多爾將軍派遣海軍陸戰隊前往羅伯蒂涅,讓他們突破俄羅斯防線。但札盧茲尼卻主張,叫海軍陸戰隊跨過第聶伯河,前往赫爾鬆開闢一個橋頭堡,也就是後來持續發生戰鬥的克林基。對此,美國顧問認爲這一行動一定會失敗。

海軍陸戰隊於11月初渡過河流,但是在克林基一直沒有成橋頭堡,在2024年2月,這一地點再次放棄。

結論是,這場由烏克蘭主導的反攻,本應給予對手致命一擊。但是正相反,最後的結局並不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