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烏克蘭問題」站同立場 紐時:川普與歐洲公開決裂

▲聯合國大會緊急會議,在烏俄戰爭3週年,公佈決議草案投票結果。(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俄烏戰爭三週年之際,美歐卻產生嚴重分歧。聯合國安理會24日通過美國提出的涉烏決議案,僅呼籲結束戰爭,並未譴責俄羅斯,最終美、中、俄皆投贊成票,英法等五國棄權。美國隨後在聯合國大會提出相同版本的決議草案,但在法國、德國與英國的強烈修正後才獲通過,美國最終選擇棄權,詭異地變成美中俄同一陣線,美歐卻站不同邊。

美國在安理會提出的決議草案題爲《通往和平之路》,重申聯合國憲章宗旨,呼籲迅速結束衝突並實現持久和平,但未譴責俄羅斯入侵或支持烏克蘭領土完整。英法等國提出修正案,但未獲通過,最終表決結果爲10票贊成、5票棄權,草案順利通過,成爲安理會第2774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24日就烏克蘭局勢召開緊急特別會議,通過兩項決議案。其中包括由烏克蘭與50多個國家共同提出的決議草案,題爲《促進實現烏克蘭全面、公正和持久和平》,要求俄羅斯撤軍、承擔戰爭責任,並確保烏克蘭的永久和平。該案最終獲93票贊成、18票反對、65票棄權,但美國與俄羅斯均投下反對票。

此外,美國在聯大提交與安理會相同版本的決議草案,法國、德國與英國提出三項修正案,均獲通過,包括將「俄烏衝突」改爲「俄羅斯聯邦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新增對烏克蘭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承諾;重申聯合國憲章原則,強調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原則。

經過「大改」後的決議草案提交表決時,美國卻對這份自己起草但遭修正的決議投下棄權票。最終決議以93票贊成、8票反對、73票棄權通過,而中國則對「烏版」決議及經修正的「美版」決議皆投棄權票。

聯合國大會決議雖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具有道義象徵與國際社會立場。《紐約時報》評論,美國此次在聯合國的立場轉變,可視爲與歐洲盟友在烏克蘭與歐洲安全議題上的公開決裂,顯示川普政府與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幾乎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