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旗手”爆發:國聯民生淨利潤大增10倍!多家券商業績報喜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孫永樂 上海報道

7月11日,“牛市旗手”迎來集中爆發,A股券商股、港股中資券商均表現活躍,漲勢顯著。

消息面上,2025年上半年證券板塊各公司表現優異,國盛金控、國泰君安國際等4家券商均發佈了業績喜報。同時,A股IPO受理上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相關會議召開等多重利好消息,均對券商股有所催化。

今日盤後,國聯民生證券(601456.SH)公告稱,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淨利潤同比大增1183%左右,再度引發市場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剔除民生證券納入合併報表的影響因素,國聯民生證券仍實現168%的大幅增長。

受訪人士認爲,合併重組後,國聯民生證券上半年業績同比大幅增長,充分彰顯出“1+1>2”的協同整合成效,印證了公司在資源聚合、團隊融合以及業務協同上的顯著成果。

今日,國聯民生證券發佈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11.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41億元,同比增幅達1183%左右,業績實現大幅躍升,遠超市場預期。

國聯民生證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有序推進與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並將其納入財務報表合併範圍,公司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條線實現顯著增長,同時由於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小,本期經營業績同比大幅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若剔除民生證券納入合併報表的影響因素,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仍實現顯著增長。

通過市場公開信息梳理:2024年上半年,國聯民生證券歸母淨利潤爲0.88億元,民生證券同期歸母淨利潤爲3.34億元,兩者簡單合併計算,合計爲4.22億元。以此爲基數,2025年上半年同比仍實現168%的大幅增長。

記者觀察到,合併後國聯民生證券投行業務實現“量質齊升”。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報道,在新一輪IPO政策週期下,國聯民生證券已經與國泰海通、中信證券以及中信建投、華泰聯合證券、中金公司形成了“兩超四強”的市場新格局。

Wind數據顯示,6月獲受理的IPO項目(152家企業)中,國聯民生證券以2家上證主板2家創業板以及5家北交所擬上市企業的保薦數量位列第四。就在7月10日,國聯民生證券擔任保薦機構的超穎電子上交所IPO順利過會。

此外,國聯民生證券研究業務成爲合併後另一大增長極。2024全年,國聯民生證券以4.6億元、市佔率4.22%衝入行業前五,在佣金改革全行業承壓的背景下,交出了合併更名後的第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接近國聯民生證券人士表示,從此次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數據來看,國聯民生證券無論是業績的大幅增長,還是其投行、研究等核心業務條線迸發的強勁增長動能,都有效詮釋了其整合之路的穩步有效,爲未來向着一流投資銀行目標邁進注入更多的確定性。

作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及新“國九條”後,首單落地的券商市場化併購案例,國聯民生證券的整合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合併重組前,國聯證券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及衍生品等方面形成競爭優勢,而民生證券在“投資+投行+投研”和固定收益業務方面探索出增長新引擎。

目前看來,順利併購後國聯民生證券在規模、質量和效益上的協同效應已快速顯現,業務優勢互補,核心業務能力突出。

2月14日,國聯證券正式更名爲“國聯民生證券”,在近幾個月,國聯民生證券的整合工作持續穩步推進。

6月6日晚,國聯民生公告新聘5名高管,完成合並後首次“擴容”。目前,國聯民生高管團隊中,由國聯集團總裁顧偉擔任黨委書記,葛小波擔任董事長、總裁,汪錦嶺爲執行副總裁。

公司共有7位副總裁,分別是李欽、馬羣星、尹磊、徐春,以及新上任的王衛、任凱鋒、楊海。此外,還有首席風險官江志強、合規總監戴潔春、首席信息官吳哲銳、董事會秘書王捷等。

業務方面,投行子公司已於今年4月下旬完成更名,由原來的“華英證券”變爲“國聯民生承銷保薦”,註冊地也在今年3月由江蘇省無錫市遷至上海市。

記者獲悉,更名後的國聯民生承銷保薦,將在原華英證券的基礎上,吸納民生證券的投行板塊,未來由國聯民生證券副總裁徐春出任董事長,成爲上海投行領域的新勢力。

在戰略規劃上,今年2月底,國聯集團總裁、國聯民生證券黨委書記顧偉在發佈國聯民生證券戰略規劃時提到一串數字:

“1”箇中心願景之後,秉持深耕區域、精耕行業“2”大發展理念,打造產業投行、科技投行、財富投行“3”項戰略目標,聚焦產融結合服務實體經濟、堅持價值投資實現財富轉型、圍繞新興賽道佈局投研力量、強化科技基因構建數字平臺“4”項行動計劃,依託大投行+大投資+大投研+大財富+大資管“5”大業務版圖,實現跨越式發展。

7月11日,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收盤,A股證券板塊整體漲幅達2.83%,板塊成交額達1053億元,板塊內49只個股全線上漲。

其中,中銀證券、哈投股份、中原證券3只個股漲停,國金證券、國聯民生、東方證券漲幅均超5%,國盛金控漲超4%。

與之關聯的互聯網金融方面,同花順、指南針、財富趨勢也集體異動,指南針股價更創下歷史新高。

當日,港股中資券商股同樣走強,中州證券領漲,一度漲超78%,收漲47.48%;興證國際漲超20%,國聯民生漲超15%,國泰海通、申萬宏源香港等漲幅居前。

A股、港股上市公司進入業績預告披露期,證券板塊各公司表現優異,除了國聯民生證券,紅塔證券、哈投股份、國盛金控、國泰君安國際4家券商均發佈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

此外,A股IPO受理上半年迎來爆發式增長,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合計受理177家,同比增148家,增幅達510.3%(去年同期僅29家)。其中6月單月受理150家(佔比84.75%),6月30日單日受理41家創高峰,北交所單日報送32家成爲絕對主力。

虛擬資產交易方面,香港特別行政區《穩定幣條例》將於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此前,國泰君安國際等券商已獲批1號牌照,可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此外,上海市國資委黨委7月10日召開中心組學習會,圍繞加密貨幣與穩定幣的發展趨勢及應對策略開展學習。

需要看到的是,今年以來,券商併購重組節奏有所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有利於提升券商在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在此背景下,國聯民生證券的市場化順利整合以及持續顯現的整合效果,爲行業通過併購重組做優做強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另有行業分析師指出,併購重組是券商實現外延式發展的有效手段,券商併購重組對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市場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行業整合有助於提高行業集中度,形成規模效應。

展望後市,券商分析師普遍預計,證券行業2025年上半年業績有望超預期。

申萬宏源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羅鑽輝向記者表示,預計券商板塊2025年第2季度淨利潤在低基數下延續同比雙位數增長,有望在第一季度市場回暖背景下環比增速回正。

民生證券認爲,隨着科創板新政推進,A股股權融資規模有望持續提升,證券公司投行業務收入也有望穩步修復,在前沿科技領域佈局較多、儲備項目豐富的頭部券商或更爲受益。

開源證券則指出,6月上交所新開戶人數同比高增,交易量高增、債市和股市向好、海外業務充分受益於港股市場高景氣,預計上市券商中報業績延續一季度以來的同比高增,關注後續業績預告、穩定幣等主題催化,繼續看好券商板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