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劍橋都到“灣裡來”!海歸博士“心動”大灣區

南方財經記者鄭瑋、實習生蘇磊 廣州報道

“只要你敢想,只要你敢爲,歡迎來到廣州知識城,這就是創新實踐的力量!”8月20日,此前作爲《最強大腦》選手走紅、剛剛從牛津大學工程系自動化組博士畢業的潘周聃和南方財經記者聊起了來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感受。

此次與潘周聃一起來到廣州,參加“灣有引力·粵聚優才”2025年暑期碩博學子研學走進灣區系列活動(第三期)的海歸學子共有50位,其中25位學子來自牛津大學,7位來自劍橋大學,專業和研究方向涵蓋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計算機、工程科學等多個熱門領域。

這也是今年廣東再次發力“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通過舉辦主題沙龍、名企走訪、院士峰會以及現場招聘會等系列研學活動,將人才需求“橄欖枝”精準拋向牛津、劍橋等境外名校博士羣體。

據悉,此次研學活動中,海歸博士們將實地參訪小鵬汽車、康方生物、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廣東醫谷、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等重點企業和科研平臺,並將參加博士專場對接會,與廣州實驗室、鵬城實驗室、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南方電網、廣電運通等18家企事業單位現場對接交流,其中半數以上崗位年薪超50萬元。

畢業於克蘭菲爾德大學的經濟學博士陳舜如目前已經入職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對大灣區科研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很心動!未來計劃聚焦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產業領域進一步開展研究”。

從上半年攜一衆企業密集“北上”攬才,到年中面向海外名校博士定向拋出橄欖枝,廣東迎接產業變革浪潮的“人才網”正持續織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