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銷量超30萬套!我國連續12年成爲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8月2日,記者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佈會上獲悉,過去十年間,我國機器人產業取得長足發展。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連續12年成爲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已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於全球第一方陣,已形成中美兩強格局。

“自今年年初以來,人形機器人頻頻火爆出圈,國內人形機器人企業訂單爆滿,彰顯了這一領域的廣闊發展空間。”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在發佈會上介紹,自2015年首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召開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實現一系列科技創新突破。2024年,我國機器人專利申請量佔全球機器人專利申請總量的三分之二。

十年前,人形機器人僅能實現簡單的肢體控制,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智能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如今,人形機器人已經擁有聰慧的“大腦”、敏捷的“小腦”和靈活的“肢體”,用上了國產無框力矩電機、空心杯電機、行星滾珠絲槓等核心零部件,我國也形成了豐富的自有產品譜系。

伴隨技術創新發展,機器人大模型、智能協同控制、人機交互、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運動能力也顯著增強。“通過AI控制算法的優化,國產機器人已經能夠實現毫秒級動作響應,穩定性、靈活性、連貫性持續提升。”徐曉蘭表示。

在產業發展方面,我國作爲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地位持續鞏固。2024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達30.2萬套,較2015年的7萬套大幅增長,連續12年成爲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我國還是全球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由2015年的3.3萬套增長至2024年的55.6萬套,服務機器人產量爲1051.9萬套,同比增長34.3%。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北京成立,集聚區域產業優勢力量,推動技術共享與聯合攻關。

應用場景方面,工業機器人應用已覆蓋國民經濟71個行業大類、236個行業中類,製造業機器人密度已躍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務機器人在家用服務、倉儲物流、商用服務、養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的滲透率顯著提升。

國際數據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廠商在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出貨量佔比高達84.7%,規模優勢明顯。

徐曉蘭介紹,目前國產割草機器人、噴藥機器人等農用機器人在全球市場中佔有較大份額,特種機器人在大科學工程、重大基礎設施運維與深海探測、應急救援、礦山、民爆、電力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平處於全球第一方陣,形成中美兩強格局。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機器人的高階形態和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徐曉蘭表示,作爲芯片、傳感器、人工智能、機械、材料等諸多技術集大成者,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之後的又一顛覆性產品,在家政服務、生產製造、倉儲物流、邊防海防、教育醫療等場景發揮重要作用,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