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銷量增3倍!陸連續12年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儘管面對美國圍堵,中國機器人產業伴隨當局政策支持疊加核心技術突破,成爲最熱關鍵詞。(中新社)

過往全球機器人產業看日本、歐美的狀態可能正要漸漸改變,大陸方面統計顯示,大陸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由2015年的7萬套增長至2024年的30.2萬套,增長約三倍,連續12年成爲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是全球第一大機器人生產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由2015年的3.3萬套增長至2024年的55.6萬套。顯示大陸在機器人產業領域正逐漸主導全球市場。

綜合中新社、IT之家報導,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徐曉蘭2日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記者會上做出前述表示。她指出,中國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性、靈巧性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整體水準處於全球第一矩陣。機器人大模型、智能協同控制、人機交互、多模態感知等核心技術不斷突破,運動能力顯著增強,通過AI控制算法的優化,大陸國產機器人號稱可實現毫秒級動作響應,穩定性、靈活性、連貫性持續提升。

數據還顯示,大陸服務機器人的產量爲1,051.9萬套,年增34.3%。北京、上海都分別成立了國家、地方共建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2024年,大陸廠商在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市場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出貨量佔比高 84.7%,規模優勢明顯。

大陸海關總署數據指出,大陸工業機器人去年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繼續增長 61.5%。

此前,美國投行摩根士丹利6月報告指出,大陸正在機器人競賽中佔據優勢,領先於美國。中國在機器人研發與製造領域的快速進展,主要得益於稀土資源優勢、政策激勵以及教育體系支撐。此外,大陸在製造機器人所需人才培養方面也領先美國,2023年中國有超過1.1萬所培養機器人制造所需人才的大學,總體在校學生超過500萬人,而美國國家學生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美國類似院校的在校人數僅爲92.3萬人。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 (IFR) 去年11月底發佈的2024年度機器人報告顯示,從重要指標「機器人密度」來觀察,南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每萬名員工擁有1,012臺機器人,新加坡緊隨其後,第三名是中國,每1萬名工人擁有470臺機器人,是 2019 年密度的兩倍多,超越德國每萬名員工擁有429臺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