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族羣注意!最新研究:肥胖恐加速身體老化、提高慢性病風險
進入職場後久坐、外食比例偏高、運動量不足者,均可能導致體脂偏高。示意圖/ingimage
肥胖不僅是外觀問題,最新醫學研究更指出,長期肥胖可能導致生理年齡「提早老化」,對年輕族羣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根據7月12日發表於「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年輕肥胖者的生理老化速度明顯快於體重正常者,部分個案甚至達到實際年齡的1.5倍。
「生醫不科科」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該研究追蹤年齡介於28至31歲的年輕族羣,發現長期處於肥胖狀態者,其「表觀遺傳年齡」平均比實際年齡高出15%,極端案例甚至達到48%。換句話說,一名28歲的肥胖年輕人,其細胞狀態可能已接近中年人。
研究團隊表示,表觀遺傳年齡(epigenetic age)是評估身體老化的重要指標,與基因的化學修飾、慢性發炎反應及端粒長度有密切關聯。其中,端粒縮短是細胞老化的明顯特徵,而這些變化在肥胖者體內出現得更早、更明顯。
研究人員指出,肥胖者體內長期處於低度慢性發炎狀態,可能會提早觸發老化相關的分子訊號,進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羣等慢性病的風險,這也驗證了「減重有助降低多種疾病風險」的觀點。
專家提醒,過重與肥胖不只是體重數字上的問題,更是影響細胞功能與健康老化的關鍵因素。建議民衆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及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及早預防肥胖相關健康風險。
對此,醫界也呼籲年輕族羣不可輕忽體重變化,特別是進入職場後久坐、外食比例偏高、運動量不足,均可能導致體脂偏高。及早建立良好體重管理習慣,有助延緩生理老化、降低疾病風險。若有明顯肥胖、BMI過高或有代謝異常症狀,建議就醫諮詢,接受專業評估與調整建議。畢竟,「減重不只是變瘦,更是讓身體回到該有的年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