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A股最大IPO!兩大險資現身

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金融時報

7月16日,中國華電旗下唯一的新能源發展和整合平臺——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新能”),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按發行價3.18元/股計算,其最高募集資金達181.7億元,成爲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規模最大的IPO項目。

華電新能前身爲華電福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福新”)。2022年,華電福新更名華電新能,同年向證監會提交滬市主板上市申請,2025年7月16日在上交所主板完成上市。

上市首日,華電新能大漲126%,引發了市場對其投資人的關注,其中保險資金的身影格外引人矚目。

根據招股書披露,本次發行前,中國人壽持有華電新能7.96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2.21%,是第三大股東;平安人壽持有華電新能2.19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0.61%,在15位股東中排14位。

兩大險資巨頭均是在2021年12月華電福新增資引戰時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入局。

其中,中國人壽以20億元戰略投資華電新能,成爲華電新能最大的戰略投資方和第三大股東;平安創贏與平安資本聯合組成平安投資團隊,助力平安人壽參與華電福新戰略投資5.5億元。

對於此次投資,國壽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華電新能引入以中國人壽爲代表的社會資本,有利於進一步優化該公司治理結構,助力其長期穩健高質量發展。對於中國人壽而言,該項目既是持續推進ESG/綠色投資的重要舉措,也是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的範例。

平安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始終堅持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積極發揮險資“耐心資本”特色,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此次被投企業的成功上市,實現了保險資金與實體經濟的合作共贏。

近年來,保險資金對未上市企業的股權投資呈現活躍態勢,特別是在新能源、基礎設施、科技等領域。2025年4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保險資金未上市企業重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保險資金可投資的行業範圍,包括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金融企業,以及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科技、大數據產業、現代農業等,符合監管規定的共享服務類企業,以及金融監管總局認可的其他企業。

分析人士指出,華電新能作爲央企新能源整合平臺登陸A股,疊加險資的深度參與,既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新能源行業的高度認可,也展現了長期資金服務國家戰略的示範效應。隨着監管政策的持續優化,險資在支持實體經濟中的作用將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