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嗆美國好自爲之!王毅今「首次」會晤盧比歐 涉臺表述引關注

▲ 美國國務院表示,王毅將在吉隆坡會晤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圖/路透社)

記者任以芳/臺北報導

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0日到11日在吉隆坡參加東盟外長會,美國國務院今(11)日表示,王毅將今天當日會晤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回顧今年年初,王毅當時要求務必慎重處理臺灣問題,希望對方「好自爲之」,要有當大國樣子。事隔半年多,中美外長首次正式面對面會晤,中美關係、關稅、南海問題、以及「臺灣問題」都將是被關注議題。

第58屆東盟外長會及系列會議10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正式登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將出席東亞合作年度系列外長會;美方由國務卿魯比歐訪問馬來西亞並參加東盟相關會議。這是盧比歐上任首次出訪東南亞,也是中美外長「首次」同一時間段開啓東南亞之行,甚至是「首次」即將會晤,也讓這次的東盟外長會及系列會議備受各方關注。

首先梳理魯比歐過往,過去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國會參議員任內,因爲在涉疆、涉港問題上言行,於2020年7月13日被中方實施首次制裁,包括禁止入境中國並凍結其在華資產。同年8月,他再次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中方隨即升級制裁措施,進一步強化限制。2025年魯比歐被川普提拔就任美國國務卿,中方並未取消制裁,導致中美高層溝通受阻,只能選擇第三地會晤。

魯比歐上任後,涉臺問題上也並未讓步。回顧今年2025年1月,王毅首次應約與盧比歐通話,雙方不歡而散。王毅闡述了中方在臺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要求美方務必慎重處理。

王毅強調,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絕不允許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美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就奉行一箇中國政策作出了莊重承諾,不能背信棄義,並且強調「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應當承擔應盡國際責任,應維護世界和平,應協助各國實現共同發展。希望你好自爲之,爲中美兩國人民的未來,爲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此外,魯比歐在「南海問題」上也試圖拉攏東盟國家對抗中國,本次東盟外長會議上,中美各自角力,美方企圖阻止東盟「倒向中俄」。王毅則通過中俄協同外交,在會議上形成對美方的戰略牽制。

盧比歐這趟來參加東盟外長會,還有另一件大事就是與其他亞洲國家跟美國談關稅。日前美國總統川普發出各國稅率表,眼看8月1日大限將到來,並且不再延期,必須說服東南亞各國。

尷尬的是,當美國對貿易伙伴揮舞着關稅大棒,大陸力推「南海行爲準則」磋商,並且升級「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王毅昨天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特地介紹雙方合作豐碩成果,並且提出四點建議,強調「中方始終是動盪世界中最可信賴的穩定力量,是東盟國家應對挑戰最可依靠的合作伙伴。」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和商務部數據顯示,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2024年已達9823億美元,雙方已連續5年互爲最大貿易伙伴。這項數據也顯示,「有錢誰不賺,東盟想跟誰合作,瞭然於心。」

相較之下,王毅帶着「超能力」去東盟開會,盧比歐的出現凸顯各國被川普「多變」的政策折磨的怒不敢言。馬總理安華9日甚至批評美方濫施關稅是倒退行爲,稱貿易正被用作「施壓、孤立和遏制」的工具,「關稅、出口限制和投資壁壘現已成爲地緣政治競爭的利器。」

最後,回到中美角力戰場,中方最在意的還是「臺灣問題」。魯比歐一直是「中國威脅論」,而王毅從頭到尾就是「臺灣是終局議題」的立場赴會。中美是「戰略競爭對手」不會改變,王毅與盧比歐「初相見」一次握手也不會改變什麼,更別說這次會後雙方發出的新聞稿會出現驚人變化,「臺灣問題」難解,有的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