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蹤機搭鑽地彈 重創伊核設施
B-2轟炸機投擲GBU-57A/B巨型鑽地炸彈。(美國空軍)
(更多精彩內容 請看翻爆)
以伊衝突持續升高,美軍終於決定參戰,21日出動B2匿蹤轟炸機空襲伊朗3處核設施,首度使用重達13.6公噸、俗稱碉堡剋星的GBU-57「巨型鑽地彈」,矛頭直指深埋地下、難以摧毀的福爾多核燃料濃縮廠,突顯美方爲削弱伊朗核計劃所採取的強硬手段。儘管川普稱空襲「成果顯著」,但部分美國國防官員私下表示,巨型鑽地彈即便多次命中,也未必能徹底摧毀福爾多等地下設施,最理想狀況僅是建物結構坍塌。
美軍同步發動精確空襲,國防官員證實動用美軍最具破壞力的穿透性武器GBU-57「巨型鑽地彈」,這是目前唯一可能摧毀福爾多地底設施的武器。
英國《衛報》指出,福爾多因爲在伊朗核計劃的關鍵地位,被美國和以色列視爲首要目標。由於設施位於德黑蘭以南堅硬山體之中,隱匿地面下約80至90公尺深處,曾用作革命衛隊基地。該廠是伊朗兩處鈾濃縮設施之一,官方宣稱用於濃縮20%純度的醫用鈾,但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2023年報告,當地曾檢出純度高達83.7%的濃縮鈾,已逼近製造核武所需的90%門檻。
伊朗的福爾多原子基地是伊朗核計劃的核心設施,配備先進的IR-6離心機,能加速鈾的濃縮,具備快速轉向核武生產的潛力,摧毀福爾多基地是阻止伊朗核武擴散的關鍵行動。然而,以色列雖有意阻止,但缺乏摧毀福爾多的重型穿地炸彈能力,全世界僅有美國擁有俗稱「碉堡剋星」的GBU-57「巨型鑽地彈」。
除福爾多外,納坦茲核設施與伊斯法罕亦遭襲。納坦茲是伊朗另一大型核設施,能將鈾濃縮至60%。衛星影像顯示,襲擊摧毀納坦茲濃縮廠的地上物部分。
伊斯法罕核子科技中心則是伊朗最具規模的核子研究基地,園區內設有小型反應器和轉換設施,將礦山開採出的氧化鈾加工爲四氟化鈾和六氟化鈾氣體,再送往納坦茲與福爾多的離心機。當地亦爲以軍早前空襲目標。
外媒報導,美軍擁有的GBU-57自2011年服役,全長6.2公尺、直徑0.8公尺,重達3萬磅(約13噸),光是彈頭就5342磅(約2423公斤),專爲福爾多這類堅固目標設計,其外殼由高密度鋼合金製成,在爆炸前可穿透200英尺厚的山岩。多枚MOP精準連續投放,可徹底摧毀福爾多結構。
現任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的坎西恩表示,在巨型鑽地彈出現之前,軍方曾考慮使用核武器來炸穿山體,但出於政治原因,這種做法被認爲是不可接受的。後來,美國斥資約4億美元開發和改進巨型鑽地彈成爲GBU-57,也是一種新的常規替代武器。
坎西恩補充,美國目前有約20枚這種巨型炸彈,設計由B-2投擲;前美國國防部助理副部長穆洛伊也表示,摧毀這些目標可能需要6枚巨型鑽地彈。
負責投彈的B-2轟炸機具備全球唯一的高級匿蹤能力,能在敵方嚴密防空網下執行長程精確打擊,不僅能攜帶常規炸彈,更是目前唯一可搭載巨型鑽地彈的美軍戰機,具備對伊朗等國深層核設施的打擊能力。由 於GBU-57彈體相當沉重,以色列戰機皆無力掛載,但1架B-2轟炸機可掛載2枚。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中東專家維克斯勒(William Wechsler)表示,由B-2投擲鑽地彈可能更簡單、效果更好,「最有把握成功的辦法就是美國發動打擊。」(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