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水的溫度錯了嗎? 醫生:溫度比你想的更重要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譯 樂羽嘉】
很多健康報導和教練都強調喝水的重要性,哪些時候該喝冰水、哪些時候喝溫水比較好?
人體含有大量水份,男性成人每天應該喝15杯水、女性成人每天應該喝11杯水。常溫水、冰水、結冰水、熱水,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飲水溫度。而根據醫師和醫學專家的說法,如果要享受喝水的最大益處,水溫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醫學專家發現,在正確的時候喝下正確溫度的水,可以對健康產生正面影響,包括我們消化食物的方式和健身的表現。
‧常溫水:消化系統最好的朋友
何時喝應該喝常溫水?
許多營養師和健康專家建議早上起牀第一件事就是喝常溫水(大約攝氏20度),溫和地啓動你的消化系統、促進腸道運動。很多人把這種溫和的做法稱爲「日式水療法」,並鼓勵一醒來後先喝4到5杯水,等候45分鐘後吃早餐。這對於每天早上補充水分也很有幫助,因爲常溫水通常很好吞下。
有證照的中醫師布雷克威(Dr. Jill Blakeway)指出,「我們中醫提倡喝溫水,是因爲對消化系統的效用。」
「喝冷水讓食物中的脂肪凝固,可能使消化系統變慢。」而常溫水能被人體更快速吸收,對腸胃的負擔最小,特別適合腸胃敏感的人。
‧冰水是健身、熱天的好夥伴
何時應該喝冰水?
冰水(攝氏5度到15度左右)是運動員和健身愛好者的好朋友,在炎熱的夏天能夠冷卻正在運動或剛結束運動的身體,也能給你的新陳代謝一點小刺激。研究指出,你的身體在將冰塊加熱至體溫的過程中,每盎司冰塊大約會消耗5卡路里的熱量。
研究顯示,喝冷水能夠啓動一種特殊的反射,幫助你更快停止流汗,有效降低核心體溫並改善整體運動表現。
腸胃科醫師威納(Dr. Brian Weiner)說,「研究發現,身體還沒完全吸收水分前,就會停止出汗。」
「人體有某種反射機制會辨識液體的攝取,而研究顯示,這種反射在喝冷水時反應更明顯。」
‧熱水有助於舒緩不適
當你感冒、喉嚨痛或鼻塞時,一杯熱水(約攝氏55到70度)可以有效舒緩不適。一項2008年的研究發現,熱飲可快速、持久地舒緩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與疲倦等症狀。
熱水產生的蒸氣有助於疏通鼻竇,而溫暖的液體則可放鬆腸胃肌肉。一項小型研究顯示,這對手術後恢復期的患者也有幫助,包括讓患者變得比較舒服、改善消化健康。熱水和溫水都可以減輕壓力,讓身體保持舒適的溫度,但要注意,超過攝氏70度的水可能燙傷食道與舌頭。
哪些時候該避免喝冰水、溫水或熱水?
雖然大多數醫生都同意「喝足夠的水」遠比「水的溫度」更重要,但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仍需特別注意:
偏頭痛:不要喝冷水!2001年研究發現,原本就容易頭痛的人,若喝冰涼的飲品可能會引發甚至加劇症狀。
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Achalasia):如果你的食道功能受損,冷水可能會讓症狀惡化。建議改喝溫水,能幫助放鬆下食道括約肌,減輕不適感。
大熱天:有些民間說法流傳喝熱水能解暑,但熱水其實會讓人覺得比較不渴。營養師莉塞託(Vanessa Rissetto)提醒,若你因此減少攝取水分,在你大量出汗、身體努力冷卻時可能不太好。
(資料來源:upworthy、Healthline)
【延伸閱讀】
印巴衝突再起,這次爲何特別值得關注?
鴻海三菱電動車來了,裕隆三義廠製造!拿下首家傳統車廠訂單,爲何是三菱?
亞洲光學回來了!昔日相機鏡頭霸主走出失落十年 獲利關鍵:傻瓜相機
心理學家:對感情殺傷力最強的一句話
成功減重22公斤 長壽專家每天吃6種營養品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