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糖尿病有多遠?做到這一件事就能進入安全線
第409篇原創文章
目前,中國人糖尿病的發生率爲10%左右,估測處於「糖尿病前期」的國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3,也就是說,平均每3個人可能就有一個「糖尿病前期」。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
基於WHO 1999和ADA 2022的診斷標準,《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2023版)》中,對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診斷標準的建議如下。
圖片來自《中華糖尿病雜誌》
簡單點兒理解,「糖尿病前期」可以算是一個標誌性分水嶺,可以理解爲“糖尿病後備軍”——標誌着將來發生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微血管病變、腫瘤、癡呆等疾病的風險增高。
因此,不難理解:對「糖尿病前期」進行有效干預,能大大減少發展成爲糖尿病的可能性。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要想遠離糖尿病的風險,需要掌握以下三方面的知識:
1. 知道自己是否屬於需要篩查「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羣
根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在18歲以上成年人中,具有下列一個及以上危險因素,就屬於糖尿病高危人羣:
有糖尿病前期史
年齡≥40 歲
BMI≥ 24 kg/m2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 cm,女性腰圍≥85 cm)
一級親屬中有糖尿病史
缺乏體力活動者
有巨大兒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女性
有PCOS病史的女性
有黑棘皮病者
有高血壓史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者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0 mmol/L和(或)甘油三酯>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調脂藥物治療者
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有類固醇藥物使用史
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或抗抑鬱症藥物治療
中國糖尿病風險評分(CDRS)總分≥25分
按規定,對於至少有一項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羣應進一步進行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2小時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HbA1c 檢測。
以上,說明我們需要關注:
自己監測體重年齡腰圍等指標;
每年體檢,及時發現自己是不是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
2. 瞭解「糖尿病前期」風險等級
如果經由以上篩查,確定自己已經屬於「糖尿病前期」,還需要知道自己的糖尿病風險高低程度。見下表:
圖片來自《中華糖尿病雜誌》
低風險人羣主要側重生活方式干預;高風險和極高風險人羣在生活方式干預基礎上,還需要考慮聯合藥物治療,需要去看內分泌醫生。
3. 如何通過自我干預遠離「糖尿病前期」
自我干預的核心,兩個字:減重!
初期減重目標:
超重或肥胖者需要將體重減輕 3%~5%;
如果太胖或者合併症多/嚴重,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更嚴格的減重目標。
最終減重目標:
讓BMI 達到或接近 23kg/m2或體重至少下降7%;
男性腰圍<85 cm,女性腰圍<80 cm;
腰圍身高比<0.49;
長期維持上述幾條。
這樣做,可以大大改善血脂異常等危險因素,使血糖逆轉爲正常,預防或延緩「糖尿病前期」進一步進展爲糖尿病。來自各個國家的數據都證明:「糖尿病前期」接受生活方式干預能夠延遲或預防糖尿病的發生。芬蘭和美國的數據顯示可以將風險降低43%和58%,大慶研究顯示可以降低39%風險……這些數據多麼令人安心啊!
❓怎樣減重?
這個話題,咱們公號介紹過很多,飲食及生活方式干預缺一不可。
✅飲食
指南和專家共識的建議是:對「糖尿病前期」朋友並不推薦自己盲目執行特定的膳食模式(比如:低脂低熱量飲食、間歇性斷食、地中海膳食、素食等),尤其不推薦長期使用極低能量膳食(<800kcal/d)。因爲這些都需要在醫學營養專業人士指導下完成,同時需要監測血脂、腎功能和內臟脂肪變化。畢竟,如果自己亂來,就算短期有效果,但害怕對長期代謝造成不良影響。
與此同時,還要限鹽(每天5克食鹽)和儘量不飲酒,畢竟,每克酒精可以提供7kcal的熱量,這可是將近2克糖的熱量呢!
圖片來自中國營養學會官網
建議的飲食計劃,其實還是參照膳食寶塔或健康餐盤(如上圖),以“合理平衡膳食”爲基礎,基於不同個體的BMI、性別、年齡、活動量、應激狀態等,對每日能量攝入做調整。這需要醫學營養專業人士來幫助制訂,不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表:
不同身體活動水平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每日能量供給量[kJ(kcal)/kg標準體重]
表格摘自《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我個人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你的BMI>24,先參考健康餐盤的配比+將全天飯量略減少10~15%+儘量避免添加糖和高脂肪食物(比如動物脂肪部分,油炸食品等等),額外增加運動量,就可以實現最初的體重降低。
如果減重速度快,需要額外增加一些低脂肪蛋白質如雞蛋清、瘦肉、豆製品的攝入量,在健康餐盤基礎上每天增加50-75克左右,體重特別大的增加100克左右,以對抗減重過程中肌肉的丟失。
✅運動
建議每週≥150min的中等以上強度運動,且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都要有;
避免久坐。
具體可以參考下表:
除了飲食和運動,生活方式的干預還包括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證7小時)及戒菸(包括紙菸和電子煙)。
如果還是不知道怎麼減重,可以參考我這篇舊文:男士選擇1500kcal飲食,女士選擇1200kcal,不過這裡面的蛋白質的量稍微有點兒少,建議可以減少10克油,換成增加1份蛋白質。
今日份科普到此結束。
你也可以把這些知識分享給你愛的人們,讓每個可愛的人都可以遠離疾病的威脅,健康快樂地生活!
—— 全文終 ——
(文中用圖來自網絡)
記得給公號加 ⭐️星標哦
遂謙碎碎念
管住嘴邁開腿吧!
小屋主人簡介
劉遂謙:澳洲DAA認證註冊執業營養師(APD),中國營養學會認證註冊營養師,澳洲DAA及中國營養學會會員,悉尼大學臨牀營養學碩士研究生(MND),同時持有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兒科營養研究生課程證書,臨牀營養師,科普工作者,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關愛孕產婦健康公益活動專家團成員,北京健康管理協會營養管理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嬰幼兒輔食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Krause營養診療學》等譯著的翻譯委員,衆多雜誌及媒體營養專欄作者,曾主編過五套母嬰類圖書,著有《寶寶餵養7堂課 告別焦慮從食育開始》一書。17年面對臨牀老幼孕產病患,認定未病防治和心理支持,是醫者幫助和療愈的方向——科普之路,我們一起努力。
個人微信公衆號平臺:Liu_suiqian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 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預的專家共識(2023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3, 15(6): 484-494.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華糖尿病雜誌 2021年4月第13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