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1.42億元收購沈鵬電力 摩登大道全力保殼
中國商報(記者 於佳鑫)4月14日,摩登大道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登大道)發佈公告,宣佈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1.42億元收購遼寧沈鵬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鵬電力)100%的股權,後者爲銳洋集團東北電纜有限公司旗下新能源企業。摩登大道方面稱,此次收購的目的在於拓寬業務範圍,提升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不少鞋服企業宣佈跨界轉型,新能源是熱門賽道。不過,想要在新能源領域“分一杯羹”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擬收購新能源企業沈鵬電力
交易公告顯示,此次摩登大道的交易對方爲銳洋集團東北電纜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洋東北)。交易完成後,沈鵬電力及其下屬控股子公司將成爲摩登大道的控股子公司,納入其合併報表範圍。
公開資料及年報顯示,摩登大道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全球時尚品牌運營商,2012年IPO上市。目前,摩登大道主營業務包括自有高級男裝品牌經營業務和國際品牌服飾代理業務兩大板塊。其中,公司自有男裝品牌卡奴迪路(CANUDILO)主要面向30歲至50歲客羣。此外,摩登大道還在澳門金沙集團旗下威尼斯人、巴黎人設立多家商鋪,爲包括SAINT LAURENT PARIS、 BALENCIAGA、BURBERRY、CHLOÉ、BALMAIN、VERSACE、SACAI、VALEXTRA、KENZO、OFF-WHITE等在內的衆多鞋履箱包、美妝護膚高端消費品牌展開代理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摩登大道此前曾長期有原控股股東佔款問題。今年2月,隨着佔款問題得到解決,摩登大道實控人變更爲王立平,而銳洋東北爲王立平控制的企業,因此上述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依據相關規定,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目前,該交易已獲得董事會審議通過,後續還需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沈鵬電力成立於2014年4月,核心業務爲電力科技領域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其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以及高端裝備製造等領域。2021年12月,沈鵬電力完成工商登記變更,成爲銳洋東北的全資子公司。
摩登大道方面認爲,沈鵬電力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從財務數據來看,沈鵬電力2023年和2024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約7462萬元和1.03億元,呈現出一定的增長態勢。本次交易完成後,將進一步提升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權益和盈利水平。
摩登大道發佈的公告還稱,爲切實保障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利益,銳洋東北做出業績承諾,沈鵬電力在2025年至2027年這3年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合計不低於4730萬元。若利潤補償期間屆滿後,實際淨利潤數總額未達到承諾淨利潤數總額的80%,銳洋東北將按照協議約定向摩登大道進行補償,銳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則對銳洋東北的現金補償義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
經營情況未有實質性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交易公告發布一天後,近日,摩登大道又發佈了一則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暨特別風險提示的公告。公告稱,公司股票在4月11日至15日期間出現異常波動,收盤價格漲跌幅偏離值累計超過13.92%。公司覈實相關情況,確認實際控制人及一致行動人在此期間未買賣公司股票,並對相關內幕知情人進行了函詢,相關人員均表示未買賣公司股票。此外,公司董事會確認,公司目前沒有任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對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經自查,公司不存在違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不過,該公告也提出,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經營情況未有實質性好轉,預計2024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三者孰低爲負值,且扣除後的營業收入低於3億元,存在被實施財務類退市風險警示的可能性。
從近幾年的業績表現來看,摩登大道的經營狀況並不算理想。2020年至2022年,公司營收持續下滑,直到2023年纔有所回升。在淨利潤方面,除2020年盈利外,隨後3年均爲虧損狀態。另外,根據今年1月披露的2024年度業績預告,公司2024年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71億元至2.58億元,歸母淨利潤預計虧損5556萬元至3704萬元,扣非淨利潤預計虧損爲6087萬元至4235萬元。
多家鞋服企業跨界新能源
在業績承壓的背景下,摩登大道此次擬收購沈鵬電力,實爲“保殼”之舉。
在交易公告中,摩登大道提及收購沈鵬電力的考慮。其認爲,沈鵬電力在業務發展領域與公司具有耦合效應,具體而言,在市場拓展方面,此次收購有助於公司在原有業務基礎上開拓其他項目的可能性,同時公司現有管理層具備管理相似業務3年及以上的經驗,大大降低產業融合帶來的結構性摩擦成本。
在定製化業務方面,沈鵬電力與公司同時存在遠銷海外的業務分支,可根據相似定製化思想精準打擊目標客戶羣體的需求偏好,產生耦合正反饋。
在經營狀況改善方面,交易完成後,沈鵬電力作爲控股子公司,未來有望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同時多元的資產配置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經營風險,從而提升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事實上,除了摩登大道外,近幾年已有中銀絨業、紅豆控股、報喜鳥、日播時尚等多家鞋服企業嘗試向新能源領域跨界。對於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的鞋服企業而言,切入新能源賽道或許不失爲一種尋找“增量藍海”的舉措。
不過,從現有案例來看,這種嘗試並不容易。以中銀絨業爲例,雖然2021年跨界鋰電業務後公司曾一舉扭虧爲盈,但由於行業快速進入下行週期,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2023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1416.11%。2024年8月,公司被退市摘牌。
跨界新能源兩年後,紅豆股份也於2024年宣佈擬向關聯方轉讓所持有的紅日風能68%股權。轉讓完成後,紅豆股份將不再持有紅日風能股權。其中,紅日風能爲紅豆股份控股子公司,成立於2022年,經營範圍包括髮電業務、輸電業務、供(配)電業務等。紅豆股份表示,轉讓紅日風能股權有利於公司聚焦男裝主業,對降低投資風險及提高公司運營競爭能力具有積極意義,有利於保障公司整體業務的持續穩定發展,符合公司戰略規劃及經營發展需要。
日播時尚則於近日開啓“二度追鋰”。2023年5月,日播時尚曾計劃收購上海錦源晟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完成後,錦源晟將成爲日播時尚的子公司,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也將變更。但因海外資產盡調複雜及行業存在產能過剩風險,2023年11月,日播時尚發佈公告稱終止此次資產重組。僅在一年後,日播時尚又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今年3月,公司宣佈擬以14.2億元收購四川茵地樂材料科技集團71%股權,正式切入鋰電池黏結劑領域。不過,資本市場似乎對此並不看好,公告發布次日,日播時尚股價開盤即跌停。
如今,新能源市場的競爭也已愈發激烈,作爲新進入的跨界者,鞋服企業在行業壁壘、資金投入、運營管理等多方面更應加以充分考慮。摩登大道也打算嘗試服裝與新能源的“雙線並行”,這一舉措能否如其預期般改善公司經營能力?本報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