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一家公司待滿10年有多難!
工作快6年了,待得最久的一家才待了2年。
很難想象,哪些人能在一家公司待10年!
01
我身邊在一家公司待過10年以上的,都是親戚圈的長輩,有的在一家公司待了20多年幹到了集團高管級,有的待了18年陪着公司一路成長,如今也是元老級員工。但這些主要發生在傳統行業、70-80後身上。
我們的父輩,可能一輩子就在一個單位,從學徒幹到退休。但現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行業更迭速度飛快,今天還風頭正勁的公司,明天可能就被淘汰了。就像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誰能想到它會轟然倒塌?身處這樣的時代,想要在一家公司“從一而終”,確實需要勇氣和運氣。
在偏互聯網屬性的行業裡,我身邊還沒有在一家企業待滿10年以上的。
要麼是行業裁員風颳的很猛,我之前好幾家公司的領導、領導的領導甚至都被裁掉了,這也讓我對升職加薪這條路徹底死心,都做到部門負責人了,也是說被裁就被裁。爬得再高也會地位不保,這根本就不是你優秀不優秀,價值不價值決定的。
要麼是當下的90後、00後都不願意一家公司待太久,待得不久就顯得不穩定,待得太久就容易不思進取,溫水煮青蛙的環境最後會讓你在市場毫無競爭力,那等到你會幹掉的時候,也錯過最好跳槽的時候。
總有一部分人,以爲靠自己對公司的忠誠,就可以換得公司的回報。可現實是,只有忠誠是遠遠不夠的,就像談戀愛一樣,如果雙方只剩下忠誠,那麼這段關係,遲早完蛋。
02
很多人在脈脈上吐槽,在一家公司待了10年多,還不如剛入職的人薪資拿得高。
如果你不能持續進步,公司和領導看不到你的價值和亮眼的成長,那對於他們來說,老人=不辭辛苦拉磨的驢,你只是用一年的經驗工作了10年而已。
如果你已成家有娃,還有房貸,那他們就不在乎你的需求了,反正你也不會隨便離職,就算離職了也不會影響公司業務的正常運行。
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是很難談條件的。就像一臺機器,少了任何一個螺絲釘都可能影響運轉,但如果這個螺絲釘隨處可見、隨時可換,那它的價值就微乎其微了。
如果你不想成爲“可有可無”的人,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讓自己變得難以替代。只有這樣,你才能在談判中佔據主動,爭取更好的條件。
小李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普通運營,剛開始他的工作內容簡單,替代性很強。後來,他主動學習AI,並利用AI賦能了公司的用戶增長策略,使公司用戶量提升了20%,他也逐步成爲了團隊核心成員。
03
從“螺絲釘”變成“關鍵齒輪”,需要你付出努力、不斷學習、積極進取。
記住,你的價值決定了你的價格,你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你的談判籌碼,而不是你的工作年限。
來源 | 理二五(ID:gh_37d5683f745a)
作者 | 理二五 ; 編輯 | 呼呼大睡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