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市場 “蹺蹺板”:火電企業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煤價回落煤企業績承壓
財聯社7月14日訊(記者 張良德)今年上半年,隨着煤炭價格持續下探,能源市場的“蹺蹺板”再度傾斜,火電企業的盈利水平顯著提高,多家上市公司發佈上半年業績預增公告。
與此同時,隨着煤炭價格的持續下跌,煤炭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部分煤企甚至出現了虧損。爲了應對市場變化,煤炭行業開始加強煤電聯營佈局,將價格不穩定的煤炭資源轉化爲價格較爲穩定的電力資源出售,提高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未來煤電行業的格局或出現變化。
火電行業上半年盈利能力顯著提升
昨日晚間,上海電力(600021.SH)發佈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54億元到20.8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27億元到7.60億元,同比增長32.18%-57.27%。
上海電力並非行業孤例,上半年,火電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均呈向好態勢,多家火電行業上市公司業績預增。
其中,晉控電力(000767.SZ)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2億元-1.5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3.76億元,成功扭虧爲盈;豫能控股(001896.SZ)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9500萬元-1.2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287.52萬元;京能電力(600578.SH)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約18.28億元至21.11億元,同比增加約100.13%至131.16%;甘肅能源(000791.SZ)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8億元-8.3億元,同比增長13.37%~17.62%。
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動力煤價格的降低是上半年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由於煤炭產量持續釋放,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的格局,今年初以來,煤炭價格一路下行。根據CCTD數據顯示,1月3日長江口5500K動力煤價格爲820元/噸,到了6月27日已降至661元/噸;1月2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爲703元/噸,7月2日則降至664元/噸。
近年來,國內各大煤炭產區積極響應國家能源政策,加大煤炭開採力度,新的煤礦項目投產運營,使得煤炭供應大幅增加。而需求端,新能源產業崛起,衝擊着煤炭行業,部分高耗能產業需求疲軟,進口煤也對國內市場造成不小影響,多重因素導致煤炭價格持續走低。
煤炭行業週期性回落 煤企承壓尋求破局
有人歡喜有人愁,煤價下跌給火電企業帶來利潤的同時,卻給煤炭企業帶來了諸多挑戰。
煤價下跌使得煤炭企業銷售收入減少,利潤空間被壓縮。中國神華(601088.SH)昨日發佈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236億元至256億元,同比下降13.2%至20.0%。公司表示,上半年業績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煤炭銷售量及平均銷售價格下降影響,公司煤炭分部利潤下降。
除中國神華外,還有多家上市煤企利潤大幅回落。上海能源(600508.SH)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爲1.90億至2.30億,同比下降59.75%至51.27%。公司表示主要原因之一是本部精煤平均銷售價格同比下降414.32元/噸,降幅30.42%;盤江股份(600395.SH)預計上半年業績由盈轉虧,歸母淨利潤爲-551.00萬元至-460.00萬元,同比下降114.78%至112.34%。
煤價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結構偏寬鬆,上半年部分煤企銷量也有所回落。數據顯示,6月,中國神華商品煤產量爲2760萬噸,同比減少1.4%;煤炭銷售量爲3750萬噸,同比減少4.3%。1-6月,商品煤產量爲1.65億噸,同比減少1.7%;煤炭銷售量爲2.05億噸,同比減少10.9%。
煤炭業務承壓之際,部分煤企將煤電聯營作爲穩定公司盈利的發展方向之一。
冀中能源(000937.SZ)日前公告稱,擬以6.69億元現金收購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京能錫林郭勒能源有限公司49%股權。錫林能源總裝機容量爲1320MW,是國家落實“西電東送”能源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公司表示,收購考量因素爲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化煤電聯營及上下游協同效應,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持續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除冀中能源外,甘肅能化(000952.SZ)、電投能源(002128.SZ)也加大了對煤電聯營項目的投資。甘肅能化預計2025年固定資產投資62.61億元。電投能源則計劃購買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白音華煤電100%股權,該項目爲煤電鋁一體化項目,擁有1500萬噸/年褐煤產能、262萬千瓦火電和40.53萬噸/年電解鋁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