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思考並執行任務” Manus是飛躍還是炒作?
3月6日,一款名爲Manus的AI Agent(智能體)在科技媒體圈迅速走紅。7日,“Manus1小時做出一個遊戲”“DeepSeek談Manus”“Manus官方X賬號被凍結”等多個關於Manus的熱搜詞條迅速登榜。
當前,圈內外人士對於Manus的評價開始出現兩極分化,Manus和其他AI大模型有何不同?Manus的爆火是技術飛躍還是純粹營銷噱頭?
Manus
會思考並執行命令 是工程應用的創新
在Manus官網,一段4分鐘的視頻介紹了這款AI Agent的功能。公司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Peak Ji)介紹,其他人工智能只是在產生想法時,Manus交付成果——Manus可以篩選簡歷、挑選房產和分析股票,即使用戶關閉設備,Manus依然可以在雲上繼續工作,並在完成後提供結果。
在篩選簡歷案例中,Manus可以解壓文件、逐頁瀏覽每份簡歷、在文件中記錄重要信息、在雲中異步工作,用戶可以隨時關閉電腦,一切任務完成後Manus再通知用戶。
比起此前市面上的AI大模型,Manus的工作邏輯更像是“思考並執行命令”,呈現給用戶的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建議或者問題的答案,而是完整的執行成果。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告訴南都記者,Manus並不是發明了新的基礎算法,而是通過多模型混合的方式去適配各類工具,這是工程應用上的創新。
這一說法在另一名資深互聯網AI項目從業人員處得到印證。“模型能力相當於人體的大腦,以前我們是用大模型,讓大模型‘思考’給出我們想要的答案。現在Manus相當於在大腦的基礎上加上身體手腳,構建出一個智能體Agent,Agent可以通過大腦的思考,加上‘身體’的操作,幫我們落地更多實用功能。”
據瞭解,“AI Agent”可以翻譯爲智能體。在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領域,智能體(Agent)通常指的是能夠感知環境、自主行動並具有一定智能的實體。當與“AI”(人工智能)結合時,它指的是那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的智能體,它們能夠模擬人類的智能行爲,如學習、決策、規劃等,以完成特定的任務或目標。
反響
港股三大指數齊漲 有人質疑宣傳過度
一夜之間,Manus從AI圈火到全網,資本市場也被帶動。3月6日,港股三大指數齊漲,恆生指數漲3.29%,恆生科技指數漲5.40%,國企指數漲3.57%。AI概念股領漲,明源雲漲23.35%,金蝶國際漲超20%。A股方面,AI概念同樣火爆,科創50漲3.81%。
互聯網上很快出現了二手交易平臺上邀請碼價格開價超5萬的現象,由此,對於Manus的評論開始出現兩極。另一方面,不少人對Manus的爆火提出了質疑。有聲音指出,其測試的邀請碼基本都發給了自媒體而不是科技圈從業者,邀請碼後續被炒作過高。還有人表示,關於Manus的討論,國外反響平淡,全是國內在沸騰,有可能是國內自媒體宣傳時吹捧過度。
對此,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對Manus下結論是否爲“噱頭”還爲時太早。他認爲,用戶通過“一句話任務”,經過一段時間後便可得到一個質量頗高的成品交付,這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未來趨勢。他評價DeepSeek、Manus這類人工智能產品,也許產品力不是最強的,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火種”價值,能促進整個行業在不斷迭代中發展成熟。
面對輿論壓力,Manus AI合夥人張濤兩次出面澄清,表示團隊“從未投入任何市場推廣預算”,採用邀請碼機制實屬“服務器容量有限,不得已而爲之”。目前,Manus的後續發展及相關爭議走向備受各界關注。
南都記者發現,Manus官方X賬號(@ManusAI_HQ)於北京時間7日中午顯示被封禁,“炒作”之嫌再次加劇。對此,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Yichao Peak Ji(季逸超)在X平臺發帖稱,昨日Manus官方X賬號(@ManusAI_HQ)意外被封禁,公司正積極與X平臺支持團隊解決問題。初步判斷封禁可能與加密貨幣騙局有關,但Manus從未參與過加密貨幣項目、代幣發行或區塊鏈相關活動。
團隊
Manus背後團隊來自中國 連續創業者肖弘曾獲騰訊投資
公開資料顯示,Manus系初創公司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推出的智能體產品。蝴蝶效應國內關聯企業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4月20日,當時股東和法定代表人均爲肖弘。2023年3月10日,該公司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變更爲馮瓊花。兩個月後,薛鳳英成爲新晉股東,註冊資本由100萬元增資爲125.133萬元。當年7月,蝴蝶效應在武漢設立分公司。
另外,天眼查顯示,目前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了由真格基金投出的種子輪投資。蝴蝶效應創始團隊包括肖弘、季逸超等連續創業者。肖弘是蝴蝶效應創始人,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他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一畢業即創業,專注於微信生態的應用研發與推廣,不久後相關產品迅速賣給了科技獨角獸企業。天眼查顯示,肖弘名下還曾關聯1家武漢夜鶯科技有限公司,其於2024年12月退出該公司股東,融資歷史顯示,該公司獲得4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真格基金、明略科技等。
根據公開信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此前曾預測,2025年是AI智能體規模化應用元年,更通用、更自主的智能體將重塑產品應用形態,進一步深入工作與生活場景,成爲大模型產品落地的重要應用形態。從更強調產品概念的Agent,到更強調應用智能程度的Agentic AI,2025年將看到更多智能化程度更高、對業務流程理解更深的多智能體系統在應用側落地。
採寫:南都記者 林詩妍 林文琪
製圖:李思萌(即夢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