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買水、點咖啡⋯⋯24小時機器人便利店亮相北京街頭:銀河通用具身智能商業化破圈?

喝上一杯由機械臂製作、機器人遞上的咖啡是什麼樣的體驗?

8月8日,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在北京開幕。大會現場,人形機器人企業銀河通用的具身大模型機器人Galbot正在爲觀衆提供服務,引來多人圍觀。

現場觀衆可以通過展臺前的平板電腦下單,而機器人Galbot則會將對應的商品送到觀衆手上。值得一提的是,機器人服務大衆的場景,已經不只出現在大會的展臺,在北京海淀中關村的街頭,也有這樣的場景。

大會前一日(8月7日),銀河通用正式啓用全球首個機器人全自主服務的快閃店。每經記者在現場瞭解到,“銀河太空艙”是目前全球唯一在商業場景下面向消費者常態化經營的具身智能零售解決方案。

銀河通用創始人兼CTO(首席技術官)王鶴在接受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在內的媒體採訪時,將銀河太空艙的落地歸功於銀河通用自研機器人自身的強大能力,以及數據層面上合成數據先行給機器人帶來的泛化性和通用性。

“相信從今天開始,大家會見證一個越來越成熟、處理品類越來越多的人形機器人真正的新零售解決方案。”王鶴說。

成本百萬元級“銀河太空艙”亮相街頭,能否撬動未來客流?

此前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上,不少與會外方嘉賓、國際組織代表在現場下單體驗了銀河通用“智惠小賣部”。Galbot自主完成商品取送的一刻,被媒體稱爲“中國AI服務民生的標誌性場景”。

如今,具身智能已開始走入市民生活。

在8月7日銀河通用快閃店銀河太空艙的啓用現場,隨着“艙門”升起,站在頗具未來感的銀色店鋪中的機器人Galbot露出臉來,靜靜地等待着顧客下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宇彤 攝

每經記者注意到,小小的快閃店中,機器人的身後左側是咖啡機,右側則是擺放飲品的冰櫃,冰櫃中共有6款飲品供顧客選擇。

據王鶴現場介紹,銀河通用的機器人Galbot將承擔零售店員職能,支持購買接待、點單支付、商品拿取、當面交付、多語音交互引客,還可以進行區域特色服務的定製。銀河太空艙則支持咖啡及自制飲料、零食、文創周邊、藥品等多品類售賣落地,適配冷藏、冷凍需求,實現機器人24小時自主運營。

王鶴表示,未來幾個月,銀河通用將以北京爲起點,在十個甚至更多城市打造百個銀河太空艙。

這間神秘的銀色“小屋”於傍晚6點鐘左右亮相街頭時,引起不少市民舉起手機、駐足圍觀,甚至還有市民排隊等待這場別開生面的購物體驗。

據官方介紹,每一臺太空艙最小僅需9平方米空間,可以靈活適配多種場景,支持太空艙單獨建設和傳統店改造,預估最快可在15天內交付。單艙預計日均服務人次可達2000,訂單量可達500單,周邊人流預估提升30%~40%,從而激活區域活力。

每經記者通過採訪銀河通用副總裁、銷售負責人聞愛榮瞭解到,接下來銀河太空艙將以商業街區、文旅景點、交通樞紐爲其“十城百店”的主要拓展方向,並且會優先選擇在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的城市落地。

但目前來看,銀河太空艙的成本並不低。據聞愛榮透露,目前機器人等硬件加上倉的建設和其背後的運營和維護,其成本在百萬元級。

高昂的成本之下,銀河通用爲何還選擇推出銀河太空艙?

在聞愛榮看來,在“降本”和“增效”雙主線的商業環境下,未來機器人的成本會逐步下降,而人的成本會逐步上升。從長線來看,機器人的成本會優於人的成本。並且,目前很多商店都有很嚴重的同質化問題,而機器人的新業態可以起到吸引人流、提升成交訂單數的作用。

銀河通用押注生活、工業多場景,能否破圈商業化?

可以發現的是,銀河通用在探索具身智能商業化的道路上,頻繁押注零售業。

今年,銀河通用的人形機器人已在北京進駐7家無人藥店,24小時由人形機器人完成藥品揀取並對接騎手。與銀河太空艙項目一樣,“無人藥店”也有着今年年底開設百家店鋪的目標。

王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零售應當說是更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能夠把科技快速地帶到我們羣衆之間。同時,也能通過這樣的方式,快速地爲我們在更加精密,對節拍要求更高、更嚴格的工業場景積累一些經驗。”

本次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銀河通用的身影處處可見。而在其位於B館的展臺中可以看到,銀河通用在商業之外對工業及城市服務場景的應用。

資本也看到了銀河通用在工業場景應用的潛力,今年以來大量產業資方開始加入。今年6月,銀河通用正式完成由寧德時代領投的11億元新一輪融資。6月17日,銀河通用還宣佈與全球工業巨頭博世集團旗下博原資本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將聚焦複雜裝配等高精度製造場景,推動具身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應用探索和全球市場落地。

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英偉達與銀河通用聯合發佈了基於Blackwell架構的最新NVIDIA Jetson AGX THOR機器人超級計算機。機器人Galbot搭載這一芯片,完成了全球首個基於Jetson AGX THOR的機器人真機應用展示,正式演示了智能搬箱任務。

在分揀工作中,機器人Galbot可以在面對多層堆疊且錯位的零件、外觀高度相似的工件時,依靠其視覺識別系統,鎖定目標工件,精準抓取並完成深筐作業中的自主避障。此外,現場還展示了Galbot在遭遇人爲干擾時的環境適應能力。即使工件筐位置被調換或零件被故意打亂,它也能快速完成自我定位與校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宇彤 攝

據此前王鶴公佈的內容,機器人Galbot的物料分揀應用情況已經在極氪、韓國現代等車廠進行過一輪測試。

此外,在城市服務領域,銀河通用將自研大模型技術跨本體部署在宇樹機器狗上,使機器狗具備了垃圾自主撿拾和環境巡檢能力。展區內,觀衆可以隨意投擲水瓶等物品,機器狗可以做到識別目標物,伸出機械臂將其拾起,並放在背上的筐中。

據介紹,這一能力得益於團隊在“運動—操作一體化”領域的突破,其通用定向可達性映射(GORM)技術,提升了機器人在六自由度基座上進行全身操作的泛化能力。結合強化學習策略,機器人在複雜動態環境下的抓取成功率能夠達到95%以上。並且,整合了抓取姿態檢測與運動規劃模塊之後,機器人也有了能夠完成城市垃圾清理、靈活適應家庭清潔、災害救援等多樣化任務的潛力。

而銀河通用全場景的探索是建立在與國際上場景方以及產業龍頭合作的基礎之上,真實場景給了機器人最終部署的寶貴數據反饋,也給了銀河通用在未來進一步走向大衆生活以及走向出海的信心。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開幕式致辭中公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8%,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連續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具體到銀河太空艙落地場景,王鶴有着遠大的目標。“相信銀河太空艙落地海淀大融城,是我們在中國的第一步。未來我們會從北京走向全中國,從全中國走向全世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