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嗎?他買全聯魷魚「洗出整盆泡泡」嚇壞 內行曝3可能因素
近日有網友到全聯福利中心購買袋裝的魷魚切片,料理前先用清水沖洗,沒想到卻洗出整盆的泡泡水。示意圖/ingimage
近日有網友到全聯福利中心購買袋裝的魷魚切片,料理前先用清水沖洗,沒想到卻洗出整盆的泡泡水,讓她擔憂是不是哪裡有問題,便上網發文求救。文章曝光,許多婆媽們表示「正常,沒有才要擔心」,也釣出內行解釋可能原因,確認與泡藥水無關。
該名網友在臉書社團「我愛全聯-好物老實說」發文並附上照片,表示自己在沖洗買來的袋裝魷魚片時,不知道爲何會洗出整盆的泡泡水,好奇上網詢問網友們。
文章曝光,網友們紛紛開玩笑,「這魷魚生前正在洗澡,還沒衝乾淨就被捕了」、「因爲魷魚它在水中講藍色的英文blue」、「煮了會縮水更是神奇」,也有許多婆媽們表示,無論是魷魚、小卷還是透抽,使用清水沖洗時出現泡泡,是屬於正常現象,「魷魚的黏液啦」、「正常,沒有才要擔心」。
對此,內行人解釋當清洗蝦仁、魷魚或花枝等海鮮時,容易產生很多泡泡,主要原因可能是「蛋白質溶出作用」,由於這些海些表面或肉質中含有大量水溶性蛋白質(如肌動蛋白、肌球蛋白),接觸水後會溶出,因此攪拌或搓洗時,這些蛋白質會像天然界的「界面活性劑」一樣把氣泡包起來,形成穩定泡沫。
另外,也有可能是因爲「殘留物或加工處理劑」的作用,某些海鮮在捕撈後會經過保鮮或脫殼處理,可能含有保水劑(如磷酸鹽)、食鹽或其他添加物,這些物質也具有起泡作用。或是在洗滌過程中的「空氣攪拌」,結合蛋白質與其他物質,就容易起泡。
該名內行人進一步解釋,「這些泡泡不代表不新鮮,但若泡泡異常多且帶黏滑、腥味強,就可能表示海鮮已不新鮮或有過度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