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夾擊 臺灣企業信心連兩季下降 3大關鍵風險曝
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 2025年第二季下滑25%。資料來源/美商鄧白氏
高關稅政策升溫、經濟成長動能放緩,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全球企業信心連兩季下滑、下降幅度12.9%,以出口爲重的臺灣無法自外於全世界,臺灣企業信心除了同步連兩季下滑,跌幅則是全球的二倍,出現季減達25%。
美商鄧白氏24日發佈2025年第二季《全球企業樂觀指數分析報告》(GBOI)和《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BOI)。企業的樂觀指數可視爲受訪業者對經營、經濟展望等調查要素的信心反映。
調研團隊指出,臺灣企業普遍認爲「緊縮貨幣政策」、「供應鏈中斷」和「匯率波動」是未來營運的三大關鍵風險,凸顯了企業經營態度轉趨審慎,極需加強風險管理並調整策略以應對局勢。
2025年第二季《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顯示,臺灣BOI指數降至105,較前一季下滑25%,爲連續第二季下跌。企業對銷售、市場需求與投資的預期明顯轉趨保守,主因爲高利率環境、主要出口市場的不穩定、以及本地消費疲弱所致。
細看各產業樂觀指數的調查結果,製造業和服務業第二季度的樂觀指數同步走跌,分別爲25.6%及24.6%。尤其製造業整體樂觀指數已連續下降三個季度。與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更大幅度的下降反映對內需疲軟的擔憂。在六個參數中,銷售、內銷訂單、盈利能力和僱用員工的樂觀指數下降,而製造業的出口訂單和銷售價格的樂觀指數出現微幅回升,可能與主要貿易伙伴因美國加徵關稅風險而提前備貨的行爲有關。
基於美國關稅措施及全球高科技供應鏈調整,近期來市場回報急單、搶單多,臺灣企業樂觀指數調查則發現,ICT產業整體樂觀指數並未明顯成長,特別是銷售價格的樂觀指數反而更爲保守,下修幅度達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