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疑戴金屬項鍊闖入核磁共振室不幸身亡

日前,美國一名61歲的男子陪同親友就醫時,疑似因佩戴金屬項鍊違規闖入掃描室,當場被強力磁場吸入機器,身受重傷,第二天不治身亡。

事故發生於紐約州長島一處磁共振中心。警方表示,該男子並非接受檢查的病患,而是陪同1名親友接受醫療掃描。不料該親友在磁共振室內感到不適,大聲呼救。該男子不顧現場醫護人員勸阻,衝入機房,結果身上佩戴的大型金屬項鍊瞬間遭磁力吸引,整個人被扯入機器中。

該男子身受重傷,被緊急送往北岸大學醫院救治,最終仍不治身亡。醫生推測,該男子可能因金屬項鍊纏繞頸部,導致窒息或頸椎損傷。

北岸大學醫院影像部主任溫特費爾特指出,磁共振磁力強大,任何金屬物品進入機房都會被吸入中心,風險極高。

帶你瞭解真實的磁共振

01

做磁共振檢查

注意6個禁忌

1.不能佩戴金屬物品。在做磁共振檢查前,患者要把身上的金屬物品全部拿掉,不能佩戴如手錶、金屬項鍊、戒指、假牙、金屬鈕釦、金屬避孕環等磁性物品進行檢查。

2.不能有金屬植入物。身體內如果有心臟起搏器、心臟支架、金屬夾、螺釘、助聽器、人工耳蝸、假眼等,都不能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查。

3.不能化妝。有些化妝品中含有金屬,它們會與磁場發生反應。所以檢查當天不要化妝,包括指甲油、止汗藥、防曬霜等,最好連護髮產品也不要用。

4.不能吃東西。進行上腹部(如肝、胰、腎、腎上腺等)磁共振檢查時必須空腹,但檢查前可飲足量水,有利於胃與肝、脾的界線更清晰。

5.不能亂動。患者在檢查時要保持絕對靜止不動,否則會造成影像模糊。如果你在檢查過程中移動了,就得重新做一遍。

6.幽閉恐懼症患者、需生命支持及搶救的危重患者無法進行磁共振檢查。安全起見,有各種手術史(特別是器官移植、心腎手術史)患者及家屬需於檢查前特別聲明。

需要單獨提醒的是,由於磁共振可能影響胎兒發育,所以懷孕前三個月的孕婦不建議做磁共振檢查。

02

澄清對磁共振檢查的4個誤解

誤解1: 磁共振檢查跟其他放射檢查一樣有輻射

磁共振檢查沒有輻射。磁共振是利用人體內水的比例大、氫質子核含量多的特點進行成像的。

它主要採用的是電磁波原理,而電磁波所放射出來的量相當於平時手機及電視機所釋放出來的量,對身體不會有害。

誤解2:磁共振檢查價格貴,做個CT就可以

很多人因爲磁共振檢查價格貴,選擇CT檢查。實際上,CT無法精準診斷有些疾病,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脊髓病變、頭頸部腫瘤、原發性心肌病、主動脈夾層等。

誤解3:放了支架,不能做磁共振檢查

文獻和臨牀實踐已證實,近5年做過血管支架手術,術後半年都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部分早期的外周動脈支架可能存在弱磁性,需要對檢查的安全性進行評估;裝有心臟起搏器心臟搭橋、神經刺激器、顱內有銀夾、眼球內金屬異物者、曾做過動脈病手術(動脈瘤術後)、心臟手術並帶有人工心臟瓣膜、裝有胰島素泵等患者不能做磁共振成像檢查。因此,檢查前,要跟醫生說明病史。

誤解4:裝了鋼釘,以後也不能做磁共振檢查

一般合金的材質可以進行,但是檢查手術部位的話,可能會產生僞影,影響診斷。

對於人工關節等主要是鈦和鈷鉻鉬合金等材質的金屬植入物,磁共振檢查不僅安全,還能專門針對關節假體進行評估,發現引起手術後疼痛的原因。

孝敬父母

訂一份大河健康報

發行熱線

0371-65798768

258元 健康帶回家

各位新老讀者:

因爲微信公衆號文章推送規則的改變,導致很多粉絲無法第一時間接收到最新文章。爲防丟失,建議您:

1.點開大河健康報(id:dhjkb999),點擊右上方“三個點”(•••)2.點擊“設爲星標”

3.出現“黃色星標”後,以後文章都會第一時間發送到您的手機。

關注大河健康報,求醫問藥健康防治全知道。

動動小手,每個人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

溫馨提醒:如您有需要,可進羣諮詢獲取醫藥健康知識、健康管理、尋醫問藥等健康服務,掃碼入羣,獲取最新信息↓↓

值班丨王麗娜

統籌丨安 偉

編輯丨劉廣輝

版權聲明

本文綜合 大河報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