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金屬項鍊闖MRI檢查室 美國男子遭「磁力吸入」傷重不治
MRI常用於診斷軟組織、骨骼、關節、腦部、心臟以及腹部等部位的疾病。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人做過核磁共振(MRI)檢查,但你知道嗎,這項技術雖然精密、無輻射,卻也因強大磁力潛藏致命風險。美國近日傳出一起罕見意外,一名男子陪同家人到醫院檢查,他因未遵守安全規定、配戴金屬項鍊闖入MRI檢查室,當場遭強大磁力吸入機器,送醫後仍傷重不治。
根據「星洲網」等美媒報導,這起事故發生在紐約長島的「Nassau Open MRI」醫療中心。一名男子身上配戴的金屬項鍊立即遭磁力吸附,整個人被猛烈拉入機器內部,造成嚴重創傷。事發後男子被緊急送醫,但仍在24小時內傷重不治,目前警方仍在調查死因與責任歸屬。
磁振造影(MRI)是常見的醫學檢查項目,能清楚顯影人體器官與組織,常用於腦部、中樞神經、脊椎、肌肉、關節等檢查。與X光或CT不同,MRI不使用輻射,而是靠強大的磁力與無害的無線電波運作。
然而也正因磁力強度驚人,任何金屬物品──無論是皮帶扣、髮夾、眼鏡、甚至衣物上的拉鍊或飾品,一旦靠近機器,就可能立刻被吸入,對患者與醫護人員構成威脅。MRI事故雖罕見,但多數與「違反規範」有關,例如未取下金屬、誤闖檢查區等。臨牀醫師也指出,若金屬項鍊在吸附過程中纏繞頸部,可能造成窒息、頸椎移位或出血,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MRI在現代醫療中相當安全,但每一位接受檢查的民衆都應確實配合流程。在進入檢查室前,醫護人員通常會詳細詢問是否配戴金屬飾品、身上有無植入物(如心臟節律器、義眼、內耳裝置等),並要求更換無金屬的檢查服。
專家呼籲,患者與陪同者切勿擅自進出檢查區域,更不可心存僥倖佩戴飾品進入,以免造成自己或他人受傷。這起事件雖然發生在國外,但對國內民衆同樣是一記警鐘。醫界再次強調,MRI並非可隨意靠近的設備,每一項檢查背後都建立在嚴謹的安全守則上,務必遵守,才能讓科技爲健康所用,而不是造成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