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人大聚焦“小切口”立法守護“南寧藍”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良藝 通訊員 尹翔 楊姝

《南寧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大常委會落實精準選題、精細設計、精心實施這一“小切口”立法工作思路的縮影。《條例》施行近三年來,南寧市揚塵污染防治成效顯著,城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南寧藍”已成常態。

立足地方實際 找準護航高質量發展的“小切口”

生態文明建設是設區市立法的重點領域之一,在國家、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立法日益完善的形勢下,南寧市需要補充什麼、細化什麼,如何在立法中體現地方特色、切中問題所在、迴應實際所需,“小切口”是關鍵,也是方向。

精準選題,“切”準突出問題。南寧市隨着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鄉建設活動,特別是建設工程施工、建築垃圾處置等活動造成的揚塵污染,已成爲影響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頑瘴痼疾。監測資料顯示,南寧市PM10污染中50%來源於揚塵。南寧市人大常委會主動作爲,將立法視角切準揚塵污染“小切口”,於2020年將《條例》納入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精細設計,“切”實有效措施。南寧市揚塵污染防治工作面臨的突出問題在於揚塵的源頭治理和末端管控,降塵措施不到位、防治措施精細化水平不高,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責任部門協同監管、形成合力不足等。南寧市人大常委會堅持問題導向,一方面優化工作機制,探索專班起草模式,由人大和政府有關負責人員擔任立法工作“雙組長”,推動重要制度設計及早形成共識、重大爭議問題及時協調解決;一方面寫“實”制度措施,經過兩年多的深入調研、反覆研討,針對本市產生揚塵污染的重點領域和突出問題,就明確重點行業管理部門職責、健全監管協同機制等作出規定。

精煉表達,“切”小法規體量。《條例》僅用二十三條就完成了對南寧市揚塵污染防治的立法設計。在內容上,緊緊圍繞實現立法目的的主要措施安排條款,最大限度減少重複性、銜接性、指引性以及其它無實質性內容的條款;在立法語言上,務求規範、統一、嚴謹、簡明,體例短小精悍、內容務實管用。

恪守立法爲民 答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大課題”

聚焦“小切口”,破解“大問題”,是“小切口”立法的價值根基。內容越精煉,越是要條條有“乾貨”,越是要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堅持讓羣衆的訴求直達立法機關,不斷激活高質量立法的“源頭活水”。

在立法項目確定中廣泛聽取意見,把準立法需求。南寧市人大常委會無論是編制5年立法規劃,還是制定年度立法工作計劃,除採取在報紙、網站發佈公告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以外,更加註重發揮好基層立法聯繫點的作用,遍佈城鄉、覆蓋社會各領域的700多個基層立法聯繫點,架起羣衆關注立法、參與立法的“快車道、直通車”。

在立法項目推進中廣泛聽取意見,凝聚立法共識。南寧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雙組長制”的工作模式,加強對立法全過程的組織、協調,充分反映問題、提出意見、研究對策,準確掌握揚塵污染防治工作實際;深入工地、廠礦、社區開展調研走訪,細緻瞭解需求;通過基層立法聯繫點廣泛徵求人大代表、基層羣衆和有關企事業單位意見;邀請人大代表、相關行業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審議《條例》。

堅持立行並重 打通法規落地見效“最後一公里”

抓實普法宣傳,法規內容深入人心。南寧市將《條例》列入年度法治宣傳教育特別是新提拔幹部法律知識考試內容,促進“關鍵少數”知法、守法、執法;要求有關執法部門制定專項宣傳實施工作計劃,在本單位本系統開展學習培訓,在各自領域開展普及宣傳。南寧市編印宣傳摺頁上萬冊,製作法規宣傳動漫,依託公共場所及基層立法聯繫點開展普及傳播,僅首輪集中宣傳的觸達人羣就達300多萬人次,有效提升了法規的知曉率和影響力。

抓嚴執法監督,法規執行紮實見效。督促市人民政府將《條例》執行情況列爲每年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重要內容。《條例》施行滿兩年時,按照規定要求市人民政府以及法規主要執行部門對執行情況進行自查自評,並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2024年是《條例》施行第三年,南寧市開展了一系列法規實施監督活動,一是對市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實施《條例》的情況開展執法檢查,並在8月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聽取了執法檢查組執法檢查報告和市人民政府執法情況報告;二是在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對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對應詢工作進行滿意度測評;三是組織人大代表利用“智慧南寧人大”城建與環保監督平臺開展揚塵污染“隨手拍”專項行動;四是市人大常委會黨組作出決定,安排在2024年12月的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聽取市人民政府落實8月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上組成人員提出的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並再次進行滿意度測評。

通過強有力的法規實施監督,《條例》實施成效明顯,2023年,南寧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8.9%,爲歷史最優。

《條例》作爲南寧人大立法的縮影,生動展示了立良法、促善治的決心和擔當。南寧市人大常委會將不斷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持續提高立法和執法監督質量和效率,爲南寧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