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資金淨買入額已達95億港元,恆生科技ETF基金(159741)換手率超14%,機構:當下港股市場韌性增強的邏輯並未改變
3月25日,港股早盤低開低走,恆生科技指數跌幅擴大至3%。不過,南向資金依舊持續流入。Wind金融終端最新數據顯示,南向資金淨買入額已達95億港元。
相關ETF中,恆生科技ETF基金(159741)現跌超2%,換手率超14%,溢折率0.38%,盤中溢價交易明顯。成分股多數飄綠,比亞迪電子跌超8%,舜宇光學科技跌超7%,小米集團-W跌近6%。
不過,從資金流向來看,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恆生科技ETF基金(159741)近兩日逆市“吸金”明顯。3月21日、24日累計獲資金淨流入超7700萬元。
消息面上,3月25日早間,小米集團在港交所公告,擬配售8億股現有股份,配售價爲每股53.25港元,本次認購預計籌資淨額約425億港元,將用於業務擴張、研發投資及其他一般用途。小米集團公告顯示,配售價爲每股53.25港元,比最後交易日收市價折讓約6.6%。配售股份佔小米現有已發行股本約3.2%,認購後佔擴大股本約3.1%。配售及認購事項需滿足協議條件方可完成。
據媒體援引花旗報告指出,小米折讓6.6%先舊後新配股淨籌425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底,小米持有31億元人民幣的淨現金,並在2024年產生393億元人民幣的淨經營現金流。同時,小米預計2025年的資本支出將高於2024年的105億元人民幣。該行認爲,今次融資對小米長期發展或有積極的作用,有助於降低槓桿率、支持人工智能相關研發、擴大電動車產能以滿足國內強勁需求,並可能推動海外擴張,同時改善股東結構並消除近期的市場隱憂。然而,由於股權稀釋效應,短期內可能對股價構成壓力。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當下港股市場韌性增強的邏輯並未改變,中期優質資產重估未走完,4月分子端考驗增強背景下,配置思路應迴歸產業視角和業績趨勢,建議耐心佈局優質成長股,此外增配高分紅和穩定內需資源品。
光大證券也指出,本輪港股上行行情與美股背離的趨勢可能延續,港美股估值的差距有望繼續收斂。短期來看,伴隨情緒回落市場可能有小幅調整,恆生科技年報整體盈利超預期可能性較大,可能爲港股形成一定支撐;中長期來看,南下資金和外資均有望成爲港股2025年持續走“牛”的資金來源。
(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