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桃園新設藝文中心恐要再等15年?議員批:海市蜃樓

桃市府規畫在平鎮新設南區藝文中心,但目前預計2033年才能完成用地取得,完工甚至還要等7至8年,遭質疑宛如「海市蜃樓」。圖/市府提供

桃園市中壢藝術館使用多年設備老舊,市府規畫在平鎮新設南區藝文中心,可望成南桃園新地標,但目前預計2033年才能完成用地取得,完工甚至還要等7至8年,遭質疑宛如「海市蜃樓」。市府迴應,都市計劃覈定後將同步進行場館細部設計,盼加速期程。

南桃園主要藝文表演場館目前僅有1985年落成啓用的中壢藝術館,由於場地小、設備老舊、需經常維修,難以吸引大型國際級表演團隊。考量若原地重建,恐有數年時間無法辦理藝文展演活動,因此文化局規畫在未來臺鐵平鎮站周邊的「平鎮高中南側農業區」新設南區藝文中心。不過估計2033年才能完成用地取得,遭民代質疑開發期程過長。

議員舒翠玲直言,據目前規畫,2033年此案才完成都市計劃及用地取得,另還要7至8年纔開始設計、施工,讓民衆感覺像「海市蜃樓」;雖土地尚未取得,但既然已知大致位置與面積,應在經費允許下提前啓動建築規畫設計,此外南區藝文中心不只要有音樂功能,還需考量舞蹈、戲劇等多元用途,避免落成後出現功能不足等問題。

議員陳韋曄說,南區藝文中心是南桃園市民非常期待的建設,除了定位要清楚,也要提前規畫交通動線、接駁車、停車空間等配套,讓民衆可以方便、順利抵達。

都發局長江南志表示,「平鎮高中南側農業區整體開發計劃案」由桃園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審議中,配合鐵路地下化平鎮車站南移、捷運橘線路線調整和南區藝文中心需求,目前正在修正規畫方案,預計今年下半年提報桃園市都委會審議後,提送內政部審議;估內政部2028年審定都市計劃後,即可着手場館細部設計,縮短整體開發時程。

文化局長邱正生說,中壢藝術館僅設有1046席的音樂廳,國際級演出常因場地條件不符需求無法引進桃園,未來南區藝文中心希望規畫1500至2000席的大型音樂廳、700至800席的中型表演廳和200至400席的黑盒子劇場,並設置國樂團專屬空間;依據臺北北藝中心空間規格估算,此案經費約需7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