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臺灣首發 高雄住都中心揭牌

高雄住都中心1日舉行揭牌儀式,正式成立。(任義宇攝)

高雄市1日宣佈成立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是全臺第5、也是南臺灣第1個住都中心,採行政法人模式,結合公私部門力量,預計透過專業分工,強化都市更新以及社會住宅推動力道,並提升已完工社宅管理品質,民代盼能借此提升社宅品質,並促進老城區更新,讓城市更安全。

近年高雄積極推動社宅興建,目前已有2萬7995戶興建或營運中,其中3110戶爲高雄市府自行興辦,另有15案公辦都更、14案民間都更推動中,高市府宣佈成立高雄市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透過專業分工推動都市更新以及社宅興建、維管,昨日舉行揭牌儀式。

高雄市住都中心由高雄市副秘書長王啓川兼任董事長、高雄市都發局長吳文彥任執行長,以及市府官員、學者、不動產業內人士等,共13名董事與3名監事,高市副市長林欽榮出席典禮時表示,公部門在人力與資源運用上推動都更及社宅建設會有所侷限,因此在2023年報請內政部設置高雄市住都中心獲同意,如今正式成立。

林欽榮說,高雄市住都中心是全臺第5、中南部第1個,中心編制共53人,目前扣除董監事已有20多名成員,廣納建築、金融、法務、估價、社工等多方專業人才,成爲推動都市發展重要夥伴。

吳文彥坦言,過去都發局主導社會住宅興建、經營以及公辦都更案已人力吃緊,無力輔導民辦都更進行,住都中心成立,透過專業分工,提升社宅與都更推動效益;王啓川則提到,目前首要任務是將已完工社宅導入專業管理制度,藉以提升品質,若國家住都中心有需要,也可將完工社宅委託高雄住都中心管理。

市議員許採蓁看好住都中心設立後,能促進前金、新興、苓雅舊城區都更轉型,將都更案結合跨領域專業提升城市機能,讓居民住得安全、有尊嚴;市議員張博洋認爲,高雄成立住都中心是展現住宅政策的決心,建議市府應針對凱旋青樹等現有社宅實施全面性滿意度調查,深入瞭解住戶實際需求與困擾,作爲未來住宅政策規畫與改善的重要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