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墓最常見 臺南今年抓1.7萬隻綠鬣蜥創新高
臺南市今年抓捕綠鬣蜥創新高。(讀者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2021年開始懸賞抓捕綠鬣蜥,去年一度因經費用罄停抓,今年農業部大力補助,各縣市獵捕數量都提升,臺南市今年目標2萬隻,目前已達1萬7000多隻創新高,以南山公墓地區最常見。
綠鬣蜥近年主要分佈南臺灣,逐步往北蔓延,臺灣2019年將其移出保育類物種,隨即列爲「具危害」的移除對象,連年抓捕卻難見成效,農業部林保署今年增編經費撥給各縣市,目標全年獵捕20萬隻,各縣市抓捕數量都創新高。
臺南市2011年開始編列獵捕經費,去年全年經費250萬元,定出每隻500元的價格請廠商獵捕,價格高於其他縣市,卻因經費用罄一度停抓,反而引發爭議,政府遭質疑防治速度趕不上「繁殖速度」。
臺南市今年獲中央更多撥補經費,今年定出抓捕每隻380元,較去年更低,成效卻更好,至今1萬7000多隻,已高於去年一整年的1萬2000多隻,預計可達全年2萬隻目標。
綠鬣蜥棲息地點需有水與綠地,臺南市今年抓捕地點以南山公墓最多,一抓就是300、400只,也避免民衆掃墓恐慌。另外三爺宮溪、二仁溪、竹溪都是主要出沒點,近期廠商也在漁光島捕捉。
臺南市今年建立抓補策略,只要當地抓獲1只,即蹲點徹底掃蕩清除,避免綠鬣蜥藉機繁殖,死灰復燃,效果不錯。
臺南、高雄、屏東是近年抓捕綠鬣蜥最積極城市,其中屏東綠鬣蜥肆虐最嚴重,今年已抓捕8萬4000多隻,估計可抓破10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