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墓文化景觀公聽會針鋒相對 抗議紅布條對上全區保留

臺南市南區南山公墓更新發展促進會拉布條,反對南山公墓全區保留。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守護南山公墓團體提案將南山公墓全區保留登錄爲文化景觀,文資處今召開公聽會並會勘。南山公墓更新發展促進會拉布條反對全區保留,要求沒具文化價值就應開發以發展地方。會上針鋒相對,一度出現火藥味,文資處強調,僅預備會,聽取各方意見,作爲審議參考。

市議員林美燕說,南山公墓面積一百多公頃,市議會也很重視此問題,她也多次建議有文化保存價值就應保留,但沒有文化價值的該開發就開發,她也點出盲點,必須開闢道路,才能方便民衆進入公墓內。但遺憾的是南山公墓經常雜草叢生,希望平日就應該做好管理維護, 就像進入歐美國家的優美公墓內,應往創造雙贏發展。

盧昆福認爲,從86線下的灣裡發展,看到了原本是荒煙蔓草地成了大樓林立的欣欣向榮地,南山公墓也應在兼及文化保護之餘好好開發,發展地方。周麗津說,她的祖先也葬在南山公墓,自己贊成該保留就保留,不具價值就無需保留,也建議興建生命博物館,安置這些被遷葬者。

守護南山公墓團體認爲南山公墓是國內最老的公墓,歷代名人、顯耀家族以及有衆多故史的死者都葬於此,是臺南400年來重要歷史軌跡,倡議全區保護,登錄爲文化景觀。臺南文資處今天在南區勞工中心舉行公聽會,有200多人蔘加。

文資處在公聽會上說明文化景觀的意義,也解釋地主的權益,並強調文化景觀是以動態方式保存,主在延續場內文化價值與空間紋理,若畫爲文化景觀,遷葬上以尊重家族管理、意願來評估。

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蔡韋漢也簡報倡議南山公墓登錄爲文化景觀的目的,並強調南山公墓除了是臺南400年的縮影,並且生豐富,希望南山公墓未來能成爲融入多元墓葬方式的城市公墓,以及文化古都的祖墳意象,進而成爲臺灣人共同的聖山。

臺南市明亮里長蘇三柱等多名里長都到場,公聽會前拉紅布條反對全區保留的心聲,認爲南區有臺南機場、南山公墓、火葬場,長期來居民受到噪音、空氣污染之害,早在6年前地方就透過論壇確立共識,保存具文化價值的墓園,不具文價值就無需保留應開發。他說,當文化團體在倡議全區保留之餘,有聽取每天住在公墓附近居民的心聲嗎?有里長建議,應在南山公墓設置斌葬專區。

公聽上正反意見都有,有居民說出長年與墓園爲伍,飽受焚燒紙錢菸害之苦,但也有民衆反對開發,除以國外公墓成爲觀光區爲例,也認爲好不容易仍留有的文化遺蹟應該保留;目前最重要的是,市府應做好景觀維護,不要讓人認爲墓園是嫌惡設施。發言中也一度出現針鋒相對,並有攻擊的言論,但被制止。已故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前妻愛琳達也到場聲援,強調守護南山公墓的重要。

文資處表示,公聽會是預備會議,希望透過會議蒐集各方意見,改進民間所提報的內容。文資處也解釋,由於許多墳墓時代久遠,要找後代花很多時間,因此,沒有那麼快。其中有4筆土地,單是地籍謄本資料,持有人就有1千多人,而且實際上還更多。

今天下午,會勘火葬場南山橋A、B區、以及西門路以西C、D,瞭解守護團體所提,具有文化價值的墓冢,以做爲下一階段審議的參考。共有100多人蔘加,太陽快西下才結束;艾琳達也全程參與,表達關心。

臺南市南區南山公墓守護團體,提案登錄南山公墓爲文化景觀,文資處今開公聽會,吸引許多民衆參加。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南區南山公墓守護團體,提案登錄南山公墓爲文化景觀,文資處今開公聽會,會中出現針鋒相對場面。記者鄭惠仁/攝影

已故民進黨前主席前妻愛琳達(右)也到公聽會聲援守護團體,強調守護南山公墓的重要。記者鄭惠仁/攝影

臺南市南區南山公墓守護團體,提案登錄南山公墓爲文化景觀,文資處今天下午現場會勘。記者鄭惠仁/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