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公墓存廢 民團促公民重審

南山公墓殯葬專區規畫開發在即,倡議守護的民團8月底號召公民重審。(曹婷婷攝)

坐落臺南市區的南山公墓長年面臨開發、保存拉鋸戰,今年5月間文資審議決議不登錄文化景觀,未來將規畫轉型生命教育園區,臺南市政府民政局已請顧問公司針對殯葬專區進行初步規畫。倡議守護的民團近期成立「臺南市南山國家墓葬歷史生態園區促進會」,8月底舉辦走讀,促公民重審。

南山公墓始於明清時期,總計逾5萬門墳墓,是臺灣最早的漢人墓葬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古墓羣,隨着近年周邊大樓林立,加上公墓緊鄰住宅區,地方涌現要求開發聲浪,但倡議保存的守護派則認爲,古墓不僅見證臺灣、臺南歷史發展,更是極端氣候下的城市吸水海綿。

民政局針對南山公墓殯葬專區現已着手規畫中,7月初也已與文資處召開墓葬羣保存研商會議,針對文化景觀審議決議保留的公墓羣保存方式,目前正請顧問公司進行初步規畫。

民政局長姜淋煌提到,面對殯葬設施需求與日俱增,殯葬專區確有其需要,尤其,既有南區殯儀館啓用41年,殯葬設施及土地使用均已達飽和且不敷使用,有必要重新適當規畫。

不過,民團倡議守護南山公墓全區保留的態度不變,近期更向社會局提出「臺南市南山國家墓葬歷史生態園區促進會」立案申請,該促進會成員、守護南山公墓教師應援團執行秘書吳延晃指出,目前部分成員籌劃集體訴訟,主要是認爲文資審議過程違失,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另,部分家屬也寄出存證信函給民政局。

民政局表示,確實接獲不少民衆寄送有關南山公墓的存證信函,他強調該保存的就會保存,未來規畫也一定會兼顧歷史保存與城市發展需求。

「既然政府不要南山公墓,公民得自己去要回來!」民團8月底將自辦文化資產審議現場勘查的走讀活動,訴諸公民重審,希望藉此讓更多先人葬於南山公墓的後人及關心此議題的人深度認識南山公墓及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