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館》票房破10億!今年暑期檔要“爆”?
中新經緯8月1日電 (鄭藝佳)據網絡平臺數據,1日17時左右,暑期檔電影《南京照相館》上映第8天,總票房突破10億元,不僅成爲今年暑期檔電影票房冠軍,同時也是2025年春節檔後第一部票房超過10億元的院線電影。
春節檔後首部破10億電影出現
數據顯示,在點映期間,《南京照相館》口碑便已不斷髮酵,累計票房近億元。自7月25日上映以來,《南京照相館》持續位居票房日冠,貓眼、淘票票雙平臺評分均達9.7,豆瓣評分8.6。排片佔比也由上映首日的21.6%升至8月1日的41%,票房佔比最高達70.2%。
據貓眼專業版預測,《南京照相館》內地總票房有望達到42.19億元。截至發稿,該影片觀影總人次超2800萬,累計分賬票房8.93億元,其中片方約爲3.42億元。
貓眼娛樂市場分析師賴力向中新經緯表示,暑期檔上半程電影市場表現較爲不溫不火,工作日大盤也基本上都在億元以下。不過,隨着《長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館》兩部體量相對較大的影片接連上映,暑期檔出現升溫跡象。《南京照相館》上映首週末(7月26日-27日)兩天票房達到3億元,上映8天實現4次逆跌。在本片帶動下,工作日大盤也有了明顯提升。“由此看來,《南京照相館》的確扭轉了暑期檔的局面,助力了市場熱度的大幅升溫。”
《南京照相館》出品方包括中國電影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屬企業中影(無錫)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北京上獅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幸福藍海影視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
受影片熱映帶動,7月28日A股影視板塊齊漲。後隨着出品方相關上市公司陸續迴應影片參與情況,股價趨於冷靜。例如浙江橫店影業有限公司雖爲出品方之一,但其母公司橫店影視在公開平臺上表示,截至目前公司未參與投資該影片。幸福藍海則公告表示,公司是《南京照相館》投資方之一,投資比例較低,預計該影片產生的收益對公司經營業績不存在重大影響。
截至8月1日收盤,《南京照相館》主出品方中國電影報13.7元/股,漲幅3.16%;上海電影(影片出品方上影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報39.5元/股,漲幅4.72%;聯合出品方北京文化報5.7元/股,漲幅1.06%。橫店影視、幸福藍海分別報收16.92元/股和21.35元/股,跌幅分別爲1.34%和8.05%。
7月26日,上影集團旗下上海影視樂園也正式開放《南京照相館》拍攝地,成爲上影集團“影旅融合”的新探索。
據上影集團公衆號信息,爲嚴謹復原歷史場景,片方與上影製作共同組建了近500人的置景團隊。還原後的“南京城”,部分場景如城牆、“吉祥照相館”等,按20年至30年的使用標準建造。其中,作爲影片的核心敘事空間,“吉祥照相館”在影片殺青後進行了專業修復,未來將作爲園區固定景點長期保留。
暑期檔市場熱度將迎來新高峰
截至7月31日,今年暑期檔票房突破60億元。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暑期檔定檔影片達128部(含待映),其中劇情片45部,動畫片29部。8月還將迎來歷史戰爭片《東極島》、犯罪動作片《捕風追影》、國漫IP《浪浪山小妖怪》《非人哉:限時玩家》、喜劇《奇遇》《脫繮者也》及七夕愛情片《7天》《有朵雲像你》。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目前,《長安的荔枝》以5.7億元的總票房位居暑期檔第二,《侏羅紀世界:重生》以5.5億元的票房位居第三。總票房突破3億元的影片共計7部。截至目前,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等暫列城市票房榜前十名,其中南京較去年同期排名上升2位,表現突出。《南京照相館》在江蘇省以及三四線城市票房表現突出。
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表示,從觀衆畫像來看,今年暑期檔觀衆男女比例相比去年更均衡。女性觀衆佔比突出的熱門影片有《南京照相館》《醬園弄·懸案》《羅小黑戰記2》,女性觀衆佔比都超過64%;男性觀衆佔比突出的熱門影片有《F1:狂飆飛車》《碟中諜8:最終清算》《你行!你上!》。在年齡分佈方面,《醬園弄·懸案》《羅小黑戰記2》年輕觀衆佔比突出,《戲臺》40歲以上年長觀衆佔比達43.8%,這一比例大幅超出其他影片。
賴力表示,整個暑期檔上半程(6月1日至7月15日),進口片整體表現要好過國產片,《侏羅紀世界:重生》《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碟中諜8:最終清算》《新·馴龍高手》《F1:狂飆飛車》等影片都有較爲亮眼的成績。進入下半程後(7月16日至今),國產片開始起勢,《南京照相館》《長安的荔枝》《羅小黑戰記2》《戲臺》等片佔據了票房榜前幾名的位置。目前從類型來看,劇情、喜劇、驚悚、冒險、懸疑、動作、動畫、犯罪等類型相對來說更受市場觀衆的青睞。
陳晉則表示,整體而言,今年暑期檔頭部影片競爭力突出,動畫類型基本盤穩固,其積極表現將爲全年電影市場奠定堅實基礎。豐富的類型供給有望滿足多元觀影需求,推動市場形成多輪觀影熱潮。本週六(8月2日)大盤票房有望衝擊4億,暑期檔市場熱度將迎來新的高峰。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鄭藝佳:zhengyijia@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常濤 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