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美國可能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 避免影響川習會

南華早報15日報導,美中關係若相對有所改善,美方可能基於不願影響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圖爲川普(左)與習近平2019年在大阪會晤。美聯社

南華早報15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臺灣賴清德總統計劃8月過境美國拜訪南美洲,預計途經紐約與德州,此舉料將激怒北京。對此分析人士指出,美中關係若相對有所改善,可能對賴清德的行程造成變數,美方可能基於不願影響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

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14日證實,賴清德總統將在30天內到訪。

分析人士指出,賴清德此次行程可能也會納入瓜地馬拉與貝里斯,這兩個中美洲較大的邦交國。

分析人士認爲,美中關係若有所改善可能令此行程生變,美方可能基於不願影響川普與習近平的峰會籌備,臨時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

報導指出,許多人認爲,若習近平與川普舉行會晤,最可能的時機是10月底至11月在南韓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或者從慶州順道前往北京。

前美國國安會成員穆恩(Jeff Moon)指出,「關鍵在於賴清德此行的言行」。他補充,「若賴清德遵循過境訪問的標準慣例,不舉行政治會晤、也不發表政治言論,那麼美中關係可能不會受到衝擊。」

穆恩提到,中國方面將密切觀察賴清德一言一行,並評估是否有任何升高情勢的跡象;但無論如何北京都會有所迴應。

若賴清德訪南美洲成行,這將是他繼去年11月過境夏威夷與關島之後再次赴美。但這次過境的影響可能更深遠。不僅因爲賴清德將在美中關係當前緊張之際踏上美國本土,也因爲正值川普政府對多國祭出關稅壓力,臺灣與其他經濟體正受其擾。

分析人士認爲,北京對這次過境的反應,很大程度將取決於賴清德是否踩線。但目前中國更專注於與美國的貿易談判,因此對臺灣動態的反應較爲剋制。

報導引述消息來源指出,北京目前聚焦在美中關係、關稅、出口管制以及川普快速轉變的政策上。這名消息人士稱,「中方顯然希望持續談判,與川普達成減稅協議。因此,除非賴清德此行非常具挑釁性,例如在紐約與美國國務卿魯比歐會面,否則中國不太會主動尋找發難理由。但若有明顯挑釁,他們可能會藉機推遲美中談判進展」。

另一方面,賴清德8月訪美時機,除了可能避免撞期川習會,也可能與臺灣目前政治情勢有關。分析人士表示,賴清德此行有助於在民進黨內凝聚罷免動能,也展現其受到美方歡迎,有利壓制國民黨聲勢。

同時,賴清德也可能借此向川普釋出善意,藉此避免臺灣成爲貿易制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