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新生兒 連14月增長

南韓政府數據顯示,8月新生兒出生數已連續14個月見增長。(路透)

南韓政府數據顯示,8月新生兒出生數已連續14個月見增長,主要反映結婚對數增加以及政府補貼奏效,反映出困擾首爾當局多年的低生育率問題,總算透露一絲曙光。

數據與統計部29日公佈,南韓8月出生數爲20,867人,較一年前增加3.8%,延續了去年7月以來的上行趨勢。南韓的生育率,即女性一生的生育數,在8月也年增0.02,至0.77。

該部會指出,出生數揚升,主要得益於結婚對數增加、中央與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孩童生育、以及由第二波嬰兒潮世代所生的30多歲女性羣體增加。

在南韓,未婚生子仍屬罕見,因此隨着結婚人數增加,後續常帶動新生兒數增長。在8月,結婚對數年增11%至19,449對,連續17個月正成長,同時也是2017年來結婚對數最多的8月。

過去,在經濟挑戰與社會對婚姻觀感的變遷下,許多南韓年輕人選擇延後婚育,甚至不婚不生,以致南韓長年苦於因應低生育率問題。爲此,南韓政府已推行多項舉措,包括對結婚與生育皆提供財務支持,以刺激生育率。

分析顯示,到2031年爲止,正值第二波嬰兒潮世代所生子女進入30多歲的婚育黃金期,有望成爲扭轉南韓生育率下滑頹勢的關鍵窗口。

在2016至2023年,南韓出生數一路從40萬人滑落到23萬人,直到去年才稍微回升,主要受到「疫後伴侶」增加的提振。疫後伴侶效應,指的是因新冠疫情而延後締結連理的伴侶,在去年開始生育。

不過,今年就算疫後伴侶的助益已消散,出生數仍持續增長,除了30多歲羣體數增加之外,也多虧社會對結婚與生育的觀感逐步改善。

地方政府趁着近期出生數略有回升,紛紛加碼生育補助,希望有更多嬰兒呱呱墜地。例如,原本僅對四胎以上家庭提供700萬韓元(近5,000美元)生育補助的京畿道富川市,已決定自明年起,即使只有一個孩子也能領取100萬韓元;第二胎也補助100萬韓元、第三胎起加碼到200萬韓元、第四胎400萬韓元。富川市去年總生育率僅0.615,爲京畿道31個市郡中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