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人不炒幣了?龍頭交易所成交量暴跌八成 散戶熱錢轉進「這裡」
南韓最大加密幣交易平臺Upbit成交量較一年前暴跌八成,反映散戶對數位資產熱情降溫,熱錢轉向報酬更穩定的股市。美聯社
南韓最大加密幣交易平臺Upbit本月成交量比去年同期大減近八成,和前月相比連續四個月下滑,反映南韓散戶投資人對加密貨幣熱情降溫。隨着散戶熱錢轉進股市,韓股Kospi指數近來迭創新高,今年來已漲近七成。
CoinGecko數據顯示,Upbit 11月日均成交量爲17.9億美元,比去年11月的85.3億美元下滑79%,和前月相比則連續第四個月下降。Upbit成交量波動也大幅下降,去年底市況熱絡時日均成交量常在50億至270億美元間劇烈波動,但今年來多數時間成交量都維持在20億至40億美元,波動幅度大幅收窄。
南韓第二大加密幣交易平臺Bithumb也面臨類似命運,該平臺去年11月日均成交量約29億美元,但本月只剩8.9億美元左右,整體減少約69%,流動性損失近三分之二。兩大本土交易所同一時間陷入「量能衰退」不僅意味交易降溫,更顯示南韓散戶興趣全面下降。
幣圈熱錢涌向股市
相較下,韓股Kospi指數10月創下盤中歷史新高的次數達17次並突破4,200點大關;當月漲幅近20%,爲2001年來最佳單月表現。Kospi指數今年來已飆漲67%,10月日均成交量達16.6兆韓元(約115億美元),單日最高爲18.9兆韓元,較9月大增44%。
韓股近來大漲反映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政策利多與國內資金迴流。AI題材在全球持續發燒,而南韓是全球記憶體晶片龍頭,這意味每當輝達和超微(AMD)GPU出貨量增加,韓企獲利也同步上升。
另一方面,南韓政府正積極拉擡股市。前總統尹錫悅政府上臺後,南韓推出被稱爲「韓版股東價值革命」的改革計劃,措施包含鼓勵企業提高分紅並買回股票、打擊財閥交叉持股、降低資本利得稅、鼓勵退休金及散戶加碼配置國內股票。這些舉措帶動海外資金開始迴流,本地機構投資人和散戶也紛紛「回家買股」。
散戶力挺國家戰略
南韓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當地散戶開設500多萬個新的證券帳戶。資金流入Kospi的速度,比2021年散戶涌入「幣圈」速度還快。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週訪韓,與三星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會長鄭義宣一起吃炸雞時,圍觀民衆紛紛展示輝達股價走勢,顯示南韓散戶已有新歡。
部分人士認爲,南韓市場的資本輪動意義重大,該國散戶如今和當局AI戰略看齊,尋求比數位貨幣更穩定的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