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擬大力推動綠電 韓電壓力山大

主張發展再生能源的李在明當選南韓總統,再度凸顯全世界如何與川普背道而馳。李在明已承諾將逐步淘汰燃煤電廠,限制燃氣發電,並加速興建風電及光電場,至於對核電的立場則迄今尚不明朗。

然而要解決南韓的能源政策並不容易。多年來能源轉型遭遇到慣性與諸多阻礙,使南韓的能源體系已開發國家之中不僅成本偏高,而且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也是靜陪末座。

國營的韓國電力公社(Kepco)負債沈重,因爲俄烏戰爭使液化天然氣(LNG)價格大漲,但韓電卻被迫壓低電價。在經濟大好時期,韓電還能靠政的補貼而有盈餘,如今則是雪上加霜。

南韓電力政策的最大挑戰,在於發展風電及太陽能的成本比任何主要國家都高,且發展障礙也不勝枚舉。其中一些是自然因素。南韓人口密度偏高,而且山多,適合新建風電與太陽能電場的平地嚴重不足,而稀有的平地主要用於生產足夠的稻米,以達自給自足。山坡地雖能設光電板,但經常發生山崩,尤其是氣候變遷導致驟雨頻發。

但更嚴重的障礙在於法規。截至去年,韓電與產業通商資源部已連續七年幾乎駁回所有在南部及東部地區的再生能源新開發案,理由是在2032年當地103處變電站完成之前,將不會批准新照。

2021年又實施新法規,要求太陽能電力開發商必須證明太陽能板供應鏈的全部碳足跡,因爲擔心來自中國的太陽能模組會擊垮國內製造廠商。此舉雖有助於提振國內產業,但卻使南韓的模組成本居高。

李在明聲稱他支持離岸風電。這雖是南韓最不具競爭力的再生能源發展模式,但由於南韓強有力的農民團體反對陸上太陽能及風電場,而綠色團體又要求停止進一步發展核電,因此離岸電場成爲最不可能激怒任何利益團體的政策。

但儘管困難重重,李在明也有一些優勢。他領導的共同民主黨(中間偏左)從2008年以來,只在2020-22年疫情期間同時掌控行政與立法權,而現在該黨則是府會雙贏,使他更能夠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計劃,而韓電由於虧損嚴重也無力反對。

但李在明必須快速行動。正在南部蔚山新建的三座反應爐必須加快腳步,阻礙再生能源的行政枷鎖也必須去除。如果韓需要更多紓困,則必須以強化再生能源傳輸系統爲條件。

離岸風電的成本雖高,但若能縮短開發時間,則仍具發展潛力。英國2014-19年離岸風電成本劇減三分之二,南韓沒有理由做不到。

要解決南韓的能源政策並不容易。多年來能源轉型遭遇到慣性與諸多阻礙,使南韓的能源體系已開發國家之中不僅成本偏高,而且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也是靜陪末座。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