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馬斯克不忍了,特朗普的“草臺班子”,中國早已看穿了

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瘋狂敲擊鍵盤,痛批特朗普政府財稅方案“荒唐可笑”時;特朗普則在白宮怒吼“忘恩負義”,威脅要砍掉馬斯克旗下公司所有政府合同——這對曾經的“政治兄弟”,在全世界圍觀下徹底撕破臉皮。就在幾天前,特斯拉股價單日暴跌14.26%,市值蒸發超萬億人民幣的慘烈景象,爲這場權貴反目寫下冰冷註腳。

而地球另一端的東京,一羣西裝革履的日本官員正目瞪口呆。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的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竟在談判桌上突然暫停會議,當着日本代表團的面激烈爭吵起來。消息人士透露:“他們似乎都在爭奪功勞,向特朗普邀寵”。

草臺班子現形記:當權力淪爲鬧劇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內閣構成堪稱政治奇觀。衛生部長是著名反疫苗論者,環境保護署長主張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教育部長高中輟學——這些“反專業”任命並非偶然失誤,而是特朗普刻意挑選與各部門爲敵的“造反派”,意圖血洗官僚體系。

這種用人邏輯在貿易領域爆發災難性後果。當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飛赴華盛頓談判時,他面對的是一個分裂的美國代表團:財長貝森特作爲華爾街背景的“溫和派”,主張市場穩定;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卻放言“即使關稅導致經濟衰退也值得”;貿易代表格里爾則執着於逼迫日本開放農業市場。

三人職責嚴重重疊,卻各自爲政。日本官員沮喪發現:“美方的三個層級——工作層、內閣層和總統——彼此脫節,信息共享不足”。更荒誕的是,三人會分別單獨約見日方代表施壓,導致日本政府至今摸不清美國到底想要什麼。

塑料兄弟情:馬斯克的權力幻滅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決裂,本質是利益聯盟的崩塌。當初馬斯克豪擲3億美元助特朗普勝選,換來的卻是主業全線崩盤:特斯拉銷量暴跌71%,SpaceX火箭接連爆炸,社交平臺X因抽調工程師支援政府項目而宕機。

特朗普對這位科技巨頭的態度堪稱“用人朝前,不用朝後”。當馬斯克提議放寬對華技術限制時,特朗普當衆拍桌怒斥:“你個搞火箭的懂個屁政治!”曾經允許他旁聽內閣會議的禮遇,轉眼變成佛羅里達州星鏈信號被故意降級的報復。

當馬斯克公開批評特朗普財稅政策將“使美國破產”後,特朗普政府立即撤回對其盟友的NASA局長提名。馬斯克則亮出殺手鐗,暗示握有特朗普與愛潑斯坦案的關聯證據——這場權貴互撕已演變爲生死博弈。

系統性混亂:外交場上的連環車禍

草臺班子的潰散不止於經濟領域。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策劃打擊胡塞武裝的機密討論,竟被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誤拉進媒體編輯的羣聊。羣內流傳的“拳頭+星條旗+火焰”表情包,被民主黨打印出來帶上國會嘲諷。

這場鬧劇以華爾茲被免職告終,但更深層的潰爛仍在蔓延。國防部長赫格塞思被爆將軍事機密泄漏給含易友的聊天羣;馬斯克組建的“政府效率部”號稱節省萬億開支,卻被曝光數據造假——把800萬美元合同謊報成80億美元。

民主黨雖痛斥政府失能,卻陷入“無策,無略,無方”的癱瘓狀態。美國政治學者坦言:行政權獨大的體制下,在野黨根本無力制約特朗普的“帝王總統”做派。

東方洞察:中國的戰略定力

當美日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時,中方早已看穿美方底牌。4月“對等關稅”出臺後,中方研判團隊就注意到貝森特說服特朗普暫緩徵稅90天的關鍵細節。這種內部路線分歧,讓中國選擇靜觀其變而非倉促談判。

特朗普政府至今唯一達成的關稅協議,僅有傳統盟友英國。當貝森特、盧特尼克和格里爾在日本代表團面前爭執時,中國談判代表正冷靜分析:一個目標混亂、執行割裂的美國,在談判桌上的要價能力必然持續衰減。

日本首相石破茂寄望於G7峰會期間與特朗普直接敲定協議,卻暴露更深焦慮:“峰會沒有作出決定前,什麼都決定不了”——這話背後,是對草臺班子決策機制徹底失控的無奈。

東京羽田機場,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再次登機飛往華盛頓。他手提公文包裡裝着第五輪談判方案,內心卻充滿無力感——沒人知道今天要面對的是貝森特的溫和微笑、盧特尼克的關稅大棒,還是格里爾的農業清單。

而在北京的研究機構裡,分析師正更新着美內閣支持率曲線圖:經濟衰退0.3%的硬數據旁,標註着“馬斯克反目”、“對日談判崩盤”等事件節點。

當特朗普在海湖莊園揮杆時,他那些互相拆臺的內閣成員們或許還沒意識到,太平洋西岸的觀察者們早已看透:這出權力鬧劇的終章,寫滿了舊秩序的黃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大國科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