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媽祖被洗劫3000萬 警教地方廟宇「三大招」可防宵小
宜蘭縣南方澳進安宮的「寶石珊瑚媽祖」今傳竊案,媽祖身上2顆120克拉頂級深桃紅珊瑚珠、鱉頭金鎖遭歹徒偷走,廟方估計損失3000萬元;臺中市警局犯罪預防科指出,地方廟宇可從硬體防護、科技監控升級、管理制度改善等三大面向着手。
臺中市警局犯防科指出,地方廟宇在硬體防護上,可加強門窗防護,使用防撬鎖、防盜門、鐵窗或強化玻璃,廟內擺放的功德箱,應採用厚鋼板、隱藏鎖孔,固定於地面或牆面;廟宇也要強化照明,廟宇外圍、停車區、香客大廳等處,設置感應式照明、夜間自動開啓,增加可視性、減少死角。
臺中市犯防科說,另外廟宇要保持圍牆完整、設置明確的進出動線,夜間要有可鎖門或設簡易閘門,廟內的文物、神像有貴重金鼠、珠寶,可放在上鎖展示櫃內,神像也要加裝固定座,防止遭竊搬動。
犯防科說,在科技監控升級部分,要安裝高解析紅外線攝影機,涵蓋主要出入口、功德箱、神壇與後方儲藏區,攝影機應避開死角,畫面留存至少30天以上,另外搭配連結手機遠端監看(含雲端備分)。
犯防科指出,功德箱或文物區可設震動或開啓警報器,夜間可開啓紅外線人體感應警報,重要空間(庫房、金庫)可加裝密碼鎖、指紋或刷卡門禁,若經費允許,可採用智慧廟宇系統(整合監控、照明、報警)。
犯防科建議,因廟宇多有蠟燭、金爐,可設煙霧警報器與自動滅火器(CO₂或乾粉型),電線定期檢查,避免過載。
犯防科提醒,除了硬體之外,軟體也很重要,所謂軟體即是廟宇的「管理與制度」,建議香油錢每日固定時間由2人以上共同清點,紀錄簽章,避免夜間留大量現金,應儘速存入銀行,志工、委員、工作人員應有識別證,定期安全教育與巡邏制度。
另外要設定緊急聯絡人與報警流程(含警察局聯繫窗口),留有消防與保全公司聯絡資訊,也建議投保「竊盜險」、「火災險」、「文物保險」。
南方澳進安宮供奉的寶石珊瑚媽祖,價值不斐。記者林佳彣/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