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反覆胰臟炎險喪命 醫揭「壞死型併發症」恐致敗血性休克

▲醫師提醒,急性胰臟炎也潛藏致命危機。(圖/免費圖庫)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胰臟癌被稱爲「癌王」,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超過8成的病患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醫師指出,廣爲人知的「急性胰臟炎」也潛藏致命危機,約15%患者會產生「壞死性胰臟炎」,形成積液或假性囊腫,若擴大恐壓迫周邊器官,甚至引發敗血症。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消化內科黃柏翰主治醫師指出,胰臟深處於人體後腹腔,加上腹部悶痛、食慾不振、體重驟降或黃疸等初期症狀多變,很容易被輕忽。

黃柏翰舉例一名40歲男性個案,因家族性遺傳高血脂症導致反覆性胰臟炎,今年8月再度因嚴重壞死性胰臟炎復發,合併呼吸衰竭、腎衰竭與敗血性休克,情況一度危急。

黃柏翰進一步提到,但該個案因胰臟炎併發症形成的假性囊腫與膿瘍卻成爲後續治療的棘手挑戰,經過6周的抗生素治療後,今年9月內視鏡室團隊執行院內第一例的內視鏡超音波導引下胰臟膿瘍金屬支架引流術,將金屬支架放置在胰臟病竈處並與胃內建立引流通道,排出壞死組織或囊液。

目前健保已正式將此新式金屬支架納入給付範圍,黃柏翰提醒,若民衆有上述疑似症狀、胰臟癌家族史、健檢發現腫瘤指數CA199異常升高,都可考慮「內視鏡超音波(EUS)」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