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今年計劃培育1287名高素質農民

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近日,南昌市農業農村局正式印發《2025年南昌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今年將圍繞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分層分類開展培育工作,全年計劃培訓高素質農民1287名,其中常規培育986名、專題培育301名,力爭實現培訓參評率和滿意度雙超90%,爲鄉村振興注入人才動能。

根據《方案》,今年的培育工作將精準對接農業生產一線需求,構建“常規+專題”的培育體系。常規培育包括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提升工程、新產業新業態帶頭人培育工程、文明鄉風建設素質素養提升工程;專題培育則主要爲市級農機手開展技能提升培訓專題班。

爲確保培育質量,《方案》在實施環節提出多項創新舉措。在培訓對象篩選上,將聯合組織、人社、教育等多部門協作,通過前期調研摸清農民需求,依託全國農業科教雲平臺建立精準化培訓對象庫,確保培育對象“選得準”。課程設計上,將打破傳統單一授課模式,綜合運用課堂教學、田間實踐、線上學習、跨區觀摩等形式,引入“雲上智農APP”中的全國名師精品課程,讓學員既能學到實用技術,又能開闊產業視野。

值得關注的是,《方案》對培育全過程管理作出嚴格規範。在費用方面,常規培訓班4000元/人、專題培訓班6000元/人。資金使用上,嚴禁擅自改變資金用途或向學員發放補助,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提升培育質量上。同時,將依託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全程跟蹤進度,隨機抽查培訓實效,對問題突出的班次將啓動停班整改,驗收環節還將按績效考評細則嚴格把關。

此外,培育並非“一培了之”。《方案》要求在培訓結束1年內,對不少於30%的學員開展不少於2次跟蹤服務,其中現場指導不少於1次,通過技術指導、政策推介、組織交流互助等方式,推動培育成果轉化。(萬敏)